台灣路竹會
本日到訪人數:2077
累積到訪人數:14259736
目前所在位置:首頁 > 義診足跡 > 義診報導
日期查詢: ~

  •  

    作者為左1 

    My first experience with TRMPC
    曾尹堃 / 義工

     
    Despite my volunteer work at a hospital from a few years back, this trip to the Pingtung area was a novel experience for me because of the sheer change in setting. Since my assignment was to assist with registration, the ample opportunities of interacting with patients, most of whom were Taiwanese aborigines, ended up being a raw frontline experience that allowed me to get a better glimpse of an underserved population and its culture. These people have the cards stacked against them in life due to their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so much so that, from an outsider's perspective, it is the equivalent of climbing a social ladder with missing rungs. And yet, unequal access to resources has always been a harsh reality. If real change were to happen, it would have to more or less come at the cost of cultural identity. Underneath their friendly demeanor is palpable acquiescence—not out of approval, but rather as a way to cope with the challenge of being in a tough situation with no easy solutions. Ironic as it was given the purpose of our trip, I came out with a strange feeling of helplessness.
     
     
    I am not sure whether it was pity or sympathy. Or maybe it was just disappointment from the realization that I could not do more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Much of the aid we provide are temporary and do not address the root cause of the problem. In a sense, I ended up gaining more from them than the material goods and services that they received from us. What I enjoy most about giving back to underserved communities is its faculty for putting certain aspects of life in perspective, and to me, a different outlook on personal values, privileges, and priorities is often the most educational and enlightening. Comparatively speaking, a lot of us are fortunate in life—certainly fortunate enough to make a difference in other people's lives—that it is only fitting to pass along that fortune and give back to societies what life has afforded us.
     
     
     
     
    Teamwork is the other rewarding aspect of this trip. There were times when I had to think on my feet and utilize my problem-solving skills in order to work independently, but the backdrop of group mentality was always there to impel me to be flexible in helping out wherever needed. While stepping back for a brief second and looking around during our busiest moments, I got the sense that I was part of a much greater whole. Most importantly, I had a blast working with people who were easy-going, focused, and above all, driven by their passion to help others. They were consistently on top of things and very much in sync with each other throughout the entire trip. By virtue of everyone's being on the same page and having a singular mission in mind, execution was on point and efficient. Kudos to the drivers, our chef, and all his culinary assistants for doing the work that should not be taken for granted. I would also like to give a shout-out to my partner in crime Ms. Yao on the registration team. However little she spoke, she more than made up for it with great singing. The trip was overall an immensely pleasant experience for me thanks to these people's energy and dedication. I look forward to being a part of TRMPC again.
     
     


  • 作者(右1)與藥師 劉治平(左1)共同與當地居民合影 攝於屏東縣義林村  -  大後部落
     
    蜿蜒顛頗山路 找到人生新的方向
    邱必凌 / 藥師
     
    因為我唸公衛研究所的關係,兩年前,剛好有機會跟著教授到印度進行一個公衛相關的工作坊,那次旅程中,所獲得的感動,也驅使著我不斷努力、不斷思索,我還能為這個社會多做些什麼?
     
    因為身邊的朋友,多次參與路竹會的義診活動,開啟了我對路竹會的嚮往。在這次參與路竹會的322梯次高屏義診中,我想,我又找到了新的答案。
     
    以往因各種因素多次向隅,在逐漸熟悉醫院的工作、步上軌道後,我幾乎每天都會點開路竹會網頁,看看有沒有已開放報名的場次,為的就是不想錯過任何可以參加義診的機會。
     
    尤其,每次藥師的名額都只有2個,要成功報名,除了勤勞逛網站,還需要一些運氣。
     
     

    過去,曾有過許多不同類型的服務經驗,但,這次是人生中,第一次以藥師的身分參與義診,真的是非常令人興奮。在這三天兩夜的行程中,義診團隊長途跋涉到
    7個部落,行走在蜿蜒崎嶇又顛簸的山路上,甚至是冒著午後的傾盆大雨,大家的熱情絲毫不減。
     
    作者(左1)細心為病患講解如何服藥 
     
    義診期間,藥師的工作還是以調劑為主,但發藥的時候,有別於在醫院或社區藥局裡,大部分的藥師單純都只有調劑,我們在義診過程,比平常工作時,有更多時間可以仔細地詢問病患平時的生活作息、用藥習慣,進而給予更多的關心與更適當的用藥衛教。
     
     
    醫師看診中一幕。 攝於屏東縣瑪家鄉瑪家部落
     
    真的很幸運,也很開心能夠成為這次高屏義診的一分子,除了認識來自台灣各地的醫師、藥師以及護理師等優秀醫療人員,彼此互相幫忙、互相交流經驗與想法,我在這次的義診中,所獲得的比付出的還要多更多,不論是專業知識、待人處事、或是義診時的心情與心態,我都學會用不同的角度去學習,而這些都是平常工作中學不到的寶貴經驗。
     
     

     

  •  
    322梯次牙科組(左至右) 醫師 李哲政護理師 楊智芳  護理師  張馨(本文作者)  義工 朱哲瑩

    感恩的旅程 難忘超好吃伙食
    張馨 / 護理師
     
    並不是第一次聽到路竹會,卻是第一次參加路竹會義診。
    回應錄取通知時,內心緊張地詢問會裡要準備什麼東西,「會不會準備不足」等等的緊張感,卻因為下班後,急忙衝去集合,在車上完全熟睡而忽略。

    因緣際會分到了牙科組,是自己完全沒有碰過的領域,等於完全從頭學起,十分感謝溫柔有耐心的小蘭姐(編按:李蘭暖小姐)和林明賢、李哲政兩名牙醫師的不嫌棄,耐心地回應我東問西問的好奇心,從好奇各式各樣的器材、用具及義診作法,到後來聽醫師講的內容,就知道要拿什麼東西,儼然我是專業的牙科助理,應該勉強也可以算是踏入門檻了吧!

    在醫院服務時,覺得很多東西是理所當然,病人喘了就提供氧氣,發燒了就抽血檢驗、給予退燒藥、X光檢驗等,然而,在義診才會知道,在資源極度有限的情況下,最基礎的理學檢查(Physical examination, PE),及在部落推廣與落實衛生教育,是如此的必要。

    最後感謝這次的同工的夥伴,對我個性上的諸多包容體諒。三天兩夜的義診,真正感受到大家認真為義診的付出與關懷,那份打從心底,希望可以去幫助他人的真誠,是有時候太忙碌於工作時容易遺忘的。
     
    協助牙醫師看診
     

    天下第一好吃的飯菜! 感謝團膳組的義工們!


    感謝此行
    2名牙醫師的耐心與說明;感謝2名牙科組夥伴的協助及支援;感謝醫療組醫師們,在很多評估上的教導;感謝行政組幫助流程的完善與順暢;感謝團膳組辛苦的煮飯洗碗(你們煮的東西,真的天下第一的好吃),感謝其他支援組別的幫忙與協助;感謝攝影師薛心茵留下許多美麗的影像;感謝全部的車隊志工夥伴,日夜不辭辛苦,帶領大家快樂出門,平安返家。最後感謝路竹會讓我參與了這麼有意義的活動。
     
    攝於屏東瑪家鄉瑪家村 / 瑪家百合花廣場

    太多的感謝,不知怎麼用更簡潔的言語表達,非常高興認識團隊中的每一個人,希望下次能夠再次參加路竹會的活動,我非常期待。
     
     
     
    • 右後方為筆者 與同車夥伴們開心合影

     

    同心協助無心機 臨床外的義診面貌 

     

    石芳萍 / 護理師

     

    很高興能參加這次的義診,因為是第一次參加,帶著期待、緊張與害怕的心情前來,但參加後卻發現,原來與來自各領域的夥伴一起服務、努力,是有多麼令人開心的事情。大家都為了部落的居民盡力,部落的居民與小孩,也都很親切可愛,溫暖了我的心。


    • 筆者(右1)為病人處理傷口。(新美部落)
     
     這次參加嘉義縣阿里山鄉的巡迴醫療義診,雖然只有幫忙3個部落義診,不過真的學習到很多事情,也藉由這次機會,知道自己哪裡有所不足。我覺得,很令我感動的是,有很多人都是互相熱心幫忙,哪裡有需要就去協助,沒有任何心機的去對待別人,不會有任何責備,原來信心就是這麼一回事,這是我在臨床上比較少看到的部分,在臨床實務經驗上,很多時候大家都是各忙各的。

    還有大家都跟朋友一樣,不會有很多學長學妹制,壓力也比在醫院小很多,而且我覺得當要跟那些居民衛教時,我才知道其實自己有許多的不足,哪裡需要去加強,藉由這次義診真的學習到很多,也認識了很多朋友,我也鼓勵大家一起去,因為這次學習到的經驗是非常值得的。
     
     
    • 孩子們陪著同伴給牙醫師看牙。彼此說說笑笑,算是舒緩同伴緊張的情緒吧!


    • 好可愛的小baby!  (右1為義工 李宣慧)
     
    部落與都市的差別,就是大家都很慢活、樂活,這是我的發現,我很崇尚這一份愜意,因為在醫院裡步調都很快,每個人都像機器人一樣,做著自己想做的事,完全不會去理會別人,這是我覺得落差最大的地方。

    尤其,部落居民們都很熱情與友善,這種現象在都市,好像已經快看不到了,真的好想繼續待在那邊久一點,讓身心靈都覺得很舒服。
     
     
    • 晚餐時間大家隨興席地而坐,輕鬆的心情,飯菜吃得更香更美味了!

     

    • 美景令人心曠神怡

     面對路竹會一整年度的行程,幾乎都是「秒殺」報名,這次,我能報名成功,真的很幸運,感覺每次的名額都跟演唱會的票一樣難搶。雖然和伙伴們相處時間不長,但大家感情都非常好,很開心認識大家,希望下次還有機會能再與路竹會同行。 

     

  •  

    • 筆者(右1)替看診病患推輪椅。熱心參與義工工作

     

    有紀律的團隊 帶我認識原民文化 

    孫宗鼎 / 家訪志工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路竹會的嘉義阿里山「把健康送上山」活動,也是我第一次參加義診的活動,心中非常的期待,當然,也難免有些惶恐。不過兩天的時間下來,結果是路竹會把健康送上山,我也把豐富的收穫帶下山。實在是太棒了!

    • 發放物資一幕(新美部落)

     

    勞動獨居 直擊部落真實面目

    我從小在花蓮長大,周圍很多原住民朋友,也去過不少部落,但很汗顏的是,我竟然從未如此真實貼近他們。
     
    在嘉義縣阿里山鄉特富野部落,遇到的一名獨居老太太,眼睛近瞎,耳朵重聽,雙腳不良於行,鄰居及特富野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口中的被迫害妄想症患者。當我們造訪時,她還以為是台電人員要來收錢。婦人的居家,牆壁上掛著一對新人的黑白結婚照,在暗黑的屋內顯得特別明亮-他們有歡樂的過去,卻未必有平安的未來。
     
    路竹會熱心的醫護與社工人員,協助到府看診給藥,並與協會總幹事爭取申請長期居家照護。
     
     
    • 路竹會義工們帶著物資探望獨居的老太太。老太太白天以日光照明,夜晚點蠟燭生活。(特富野部落)
     

    • 老太太聽著義工噓寒問暖的話語,終於露出笑容。
     
    部落的鄰居,幾位正在喝酒,幽默風趣,因為正要採收竹筍與茶葉,年輕人這時候會回來部落打工。每個人因為粗活,多少都有腰背手腳疼痛。幾名婦女因長期工作,手腳腫大變形。
     
    我想到,在新美部落遇到高雄市甲仙來種薑的60多歲的農人所說的話,「我的手不種就不會痛,但是我不可能不種!」真是令人印象深刻與無奈。

    在達邦部落遇到一名26年次的年長病患,因種筍滑倒,造成背部挫傷。還有許多的病患罹患痛風、足底筋膜炎,因痛風不能走動,衍生的靜脈曲張,因傷口未認真護理造成的感染。路竹會都盡力幫助他們了。

     
     
     

    服務部落 我們只是配角

    中央與地方政府其實都很照顧原住民,無論是健保醫療體系,或衛生所與醫院的巡迴醫療體系,也都照顧偏鄉部落。我思考一個問題,「路竹會的角色是什麼?」這也是我常問自己的問題,我們立志作義工關懷社會,走訪窮鄉僻壤的目的是什麼?

    很高興這次我找到答案,看到了路竹會理容美髮的義剪服務,我看到了路竹會為兒童準備的禮物,看到了路竹會提供的物資,看到路竹會在嘉義縣番路鄉的環保植樹,我才豁然開朗,路竹會之所以可以持之以恒,就是了解真實需求的基礎上,長期地、實際地給予有尊嚴的幫助。我們只是配角,只是僕人。
     

    原住民的狗 與漢人的狗

    因為鍛鍊自己身體,我常在北部的鄉間道路健走,卻常被狗吠、被狗追。這次,在幾個部落卻完全相反。每隻狗、每隻貓都是撒嬌搖尾巴,或是聞到菜飯香來搭伙。所以我才了悟,部落的狗不是來看門的,他們是寵物。原住民的親善好分享,天真無邪,幽默不計較的文化,展現其民族性。

    部落信仰遍布教堂,這次見到了基督長老教會外,真耶穌教會也是深入部落。以前知道禮拜天早上,原住民會去作禮拜,這次才知道,真耶穌教會的安息日是週六,有些部落的信徒是禮拜六上教堂。

    英雄雲集  紀律團隊走四方

    認識這麼多路竹好漢,已是一大幸事。又見到這群路竹大哥有紀律,有謙卑,有熱情,有團隊合作,伙食又美味,更是令人振奮。會長劉啟群先生親切中仍有威嚴,非常強調安全第一,會中志工,總帶著使命必達。
     

    「小龜龜,西瓜船,樓梯口,吃海產。小螞蟻,小綿羊,九格半,撿紅蛋。」這些路竹會車隊的無線電術語,讓我見識車隊志工對於安全的堅持,希望有幸再跟英雄天團出任務。這次阿里山鄒族的問候語「 AVEOVEOYU」讓我親近些許鄒族文化,希望,下次有機會到排灣族,向族人說一聲「 MALI-MALI-MASALU!(謝謝)。」
     
     

     

  •  

     珍惜擁有 點滴努力集結溫暖力量

    蔡孟臻 / 護理師

    其實早在3年多前,就在網路上得知路竹會的義診活動,但當時有許多的顧慮,所以遲遲沒有行動;直到去年畢業也順利通過國家考試後,才想起這件事,不想只當個被感動的旁觀者,而決定報名參與這次的「把健康送上山」活動。

    只不過,一想到要和許多不認識的人相處兩天,就會害怕,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互動而擔心起來,就這樣我帶著忐忑卻又開心的心情出發。

    一到達集合地點,台灣大學校門廣場,已有不少人到達,雖然是凌晨2時許,但在大家的臉上看到的,不是睡意而是喜悅的笑容。大夥有說有笑的,讓原本有點茫然的我,安心不少,看著大家在深夜裡準時集合,並按照表定時間出發,車隊一輛輛的依序行駛,如此有紀律的團體,目標只有一個:把健康送上山,心中充滿感動與期待,也為自己能夠參與其中感到開心。
     

    這次的義診,讓我親眼看到什麼是健康人權的不平等。雖然同樣身處台灣,但所享有的資源、所處的生活環境卻是相差甚大。從來看診的成人身上,看著他們的傷、聽著他們的主訴,我有一種無奈的感覺。

    雖然,他們知道因為酗酒而讓身體出了很多問題,但這就是他們的文化,我們也無從改變,只能勸說少喝一點;叮嚀著他們如何照顧好傷口,雖然他們嘴裡說著:「好、知道…。」但他們的眼神,卻流露著茫然。
     

    由於楊子毅醫師是兒科醫師,這次也遇到很多的小朋友,由媽媽或奶奶帶來看病,看著他們天真無邪的臉龐,開心的嬉鬧著,和他們一同笑著的同時,我也想著,長大後的他們,未來在哪裡?

    真心的希望他們有值得期待的未來,來來去去的小朋友中,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他身上的衣服不知道幾天沒換洗了,自己來看病,稚嫩的臉龐,帶著一點成熟,讓人看了有點心疼。由於沒有大人陪同,只能重複叮嚀著,每罐藥水的用法和用量,希望他能夠健健康康,一切平安。

    義診能夠順利成行,有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辛苦的車隊,這次感謝有車隊義工劉新木大哥,令人安心的開車技術、同車夥伴邱明伶姊姊,各式各樣的小點心滿足味蕾,以及很舒服、很好睡的車,帶我們走過顛簸的山路,讓坐在六車的我,覺得很幸福!

    謝謝同車的董怡筠姊姊,與我分享很多在非洲查德義診的心得,還有護理師邱旅揚及蔡佳玲,這兩天互相照顧的好夥伴,也感謝楊子毅醫師包容我這個很沒經驗的菜鳥護理師。

    義診結束,回到台北後,我不時在想著,能夠為這些山上的居民再做些什麼?我們無從選擇出生的家庭,今天的我,有這樣的生活環境及能力,除了更加珍惜外,還要有付出的行動。即使我的能力有限,但集結大家點滴的努力,也會形成一股很溫暖的力量,讓心靈富足。期待更多人一同參與義診,期待下一次再參與服務。
     
     
  •  

    南投雲的故鄉 冰水放成冷水擦澡

    張弘潔 / 義工

     2007年出國留學後, 今年1月回台灣任教, 離開台灣8年多, 對台灣這塊土地是熟悉卻又陌生, 以前在學生時期,曾參加不同的義診團體, 這次看到路竹會有田野調查的機會, 特別興奮, 因為公共衛生在義診團中,往往找不到位置, 但田野調查就很適合公共衛生和醫療人類學相關人員。 我趕緊抓緊這次機會, 希望透過義診,認識台灣這塊土地的部落文化、 面貌與需求。

    從念書到教書, 我們從教材中看到台灣有醫療資源不均的問題, 衛生部門嘗試不同計劃來提升偏遠地區的醫療資源, 改善醫療失衡的問題,  但成效如何?沒有實際到達現場無法得知, 我心中帶了一個天真的疑問: 台灣還有醫療資源不足到需要義診的地方嗎?

    今年3月份的路竹會南投「把健康送上山」第320梯次義診,週六凌晨4時45分,與義診團在台中魚市場會合, 這次義診團68人, 十幾輛車的車隊浩浩蕩蕩出發, 行前跟朋友說要去南投, 朋友都意外為何要這麼早出發, 畢竟台中跟南投距離並不遠, 我只回答因為在深山裡。

    早上6時30分,車隊已經在南投縣埔里鎮加好油再次出發, 不久後就看到往紅香部落的指標, 我心想那應該快到了, 沒想到這才是挑戰的開始, 車隊一轉進通往紅香部落的力行產業道路, 原本平整的馬路, 馬上變得坑坑疤疤, 路面龜裂和坑洞, 加上連日下雨, 路面積水且多處有坍方, 路況極度惡劣。
     

    同車的司機大哥說,他在台灣還沒開過路況這麼差的路, 大家一路戰戰兢兢, 從看到紅香部落的指標到真正到達, 開了又至少一個半小時,車隊才到部落。

    到達紅香部落後,大家各司其職, 熟練迅速地將掛號, 義診, 剪髮, 伴讀, 物資發放等區域架設好。 我們田調組與社區關懷組也蓄勢待發, 但要從哪裡開始?

    當地沒有衛生室, 村長不在這個部落, 唯一公共設施是派出所, 因此我們從那邊開始, 幸運地,派出所有1名警員, 提供我們1名需要醫療家訪的個案資料。 我們抄下地址, 但警員說路程遙遠,最好開車前往, 因此我們兵分二路, 有人繼續在附近勘查, 有人回頭開車,並帶上醫生和護士準備家訪。 
     

    我們在附近的真耶穌教會,發現許多居民在做禮拜, 聚會要到11時30分才會結束, 而義診12時就得結束準備前往下一個部落, 我們向神職人員傳達義診消息後, 便前往附近的梅村部落家訪。 梅村,是一個只有10幾戶的小部落, 但仍有一座長老教會教堂。

    我們先拜訪了先前警員提供的個案, 另發現這十幾戶中,另外還有兩戶不良於行的居民需要醫療家訪。 1名是中風, 1名是糖尿病截肢, 醫療人員做了診斷並給些需要的藥物, 這3戶只有1戶是埔里基督教醫院的定期關懷戶, 我在這部落遇到傳道人, 聊了許多部落目前的挑戰, 如何維持族人的文化, 如何處理「族人、土地和經濟」的三角關係, 如何強化族人的歸屬感, 讓族人回到部落等, 都是很複雜的問題。他也提到獨居老人需要幫忙, 一直記得他說,我們平地人無法理解沒有瓦斯的族人, 冬天只能把冰水放成冷水, 才有辦法擦澡。

    在紅香部落, 我才知道為何台灣還是需要義診, 這個部落連衛生室的空間都沒有, 更不用說醫療人力, 而居民說,埔基每週二和週四會來, 但這些時候大多數居民都外出工作, 無法使用到巡迴醫療, 因此也只有出去補給時才能看病。 但由於聯外道路路況惡劣, 常會中斷, 對當地的發展, 居民的生活和醫療都造成很大的問題。若有緊急醫療事件,由於到醫院路途遙遠,往往需要當地警車先運送傷患,再接駁至救護車。之後,我們到另外3個部落, 即便有衛生室或健康中心的空間, 但裡面空蕩蕩, 沒有常駐醫療人力, 依舊只能靠巡迴醫療來提供幫助,居民若真有需要,都要長途跋涉才能就醫。

     
    貧窮也是偏遠地區的普遍現象, 居民以務農為主,但下雨就無法務農,冬天也是耕種淡季,這些時候,經濟來源就是居民的挑戰。1名婦女說,她們住在山裡,即便沒有作物, 還是可以拔野菜吃,飲食沒有關係,但沒有收入,就不能繳學費、看病、買物資,有時候得先積欠學費,賺到錢時再還給學校。 我聽著他們的故事,不知道能幫些甚麼,只能請他們多拿點奶粉和禦寒衣物等物資。

    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 我也思考公共衛生與醫療間的關係,過去台灣經濟尚未起飛前,公共衛生對防治疾病發揮很大的作用,現在台灣醫療進步,許多公共衛生學系的學生不知道出路為何。但我在這次田野調查中,看到政策與實踐間的落差, 看到貪腐讓原本承諾的鋼筋水泥社區變成鐵皮社區,也看到偏遠地區依舊缺乏醫療和社會資源, 在這些地區還需要很多人一同努力, 除醫療,部落居民還需要更多的支持系統,來改善部落的社會經濟條件, 才能提升居民的健康狀況。
    感謝這次路竹會的義診機會, 讓我學習許多。
     
     
  •  

    • 筆者(左)說故事給孩子聽。


    承傳泰雅傳統技藝 伴讀兒童當我的小老師

    江品誼 / 伴讀志工

     

    摸著夜色,車隊志工提振精神的流行樂音,朦朧的睡意,及一瞥部落入口的山河壯闊,來自各行各業的一行人齊聚,將心力、物資帶進山林裡。

    這是筆者頭一次參與期盼已久的路竹會服務。之前,只知道這在此個團體自發進入偏鄉異國,為醫療資源缺乏的人們,提供關懷與醫療服務。此行,隨車隊奔馳於苗栗縣泰安鄉山林,那份悸動,對於這樣自發熱情的感動,很難言語形容,只是默默地感受著。

    很感謝有這樣的服務機會,讓我們得以走進部落,看見同在台灣島上,別有洞天的生活方式。沿路見到面積廣闊的原始林,內心很雀躍。當實地走訪部落與長輩聊天,得知他們恬淡的想法,智慧的他們並不希望自己的觀光農園過度開發,也思維到不需要那麼多遊客,生活過得去即可。
     
    • 天狗部落一幕。
     
    • 天狗部落一幕。

    因此,如今泰安還能擁有這樣豐沛的自然風光。然而,沿途也見到幾處已開發為露營區的園地,光禿禿的,十分突兀,也讓人對未來水土保持,捏一把冷汗。

    鏡頭拉近到更多的臉孔,對未來充滿期待的孩童們。他們雖生長於山林,由於網路、電視發達,他們接收的資訊並不亞於平地。只是需長途跋涉上學的他們,對人多了幾分好奇心,也樂於分享生活所學、所見聞。從他們口中得知,雖位於偏鄉,學校裡的老師努力傳承傳統技藝。
     
     
     
    於是他們變成小老師,與我們分享泰雅族的歌舞。柔美的肢體,加上自然和諧的律動,讓我們佩服原民渾然天成的美感。由於多為隔代教養,筆者發現,孩子們以及他們的祖父母,也多期待於讀書的功課好成績。只是在朗讀、交談與繪畫分享過程中,孩子偶爾流露對於父母感情變故、家人不在身邊的失落。
     
    • 示範如何正確刷牙

    在學習發展中,他們試圖從課業成就表現,來彌補此缺憾。可以觀察到這部分,有待一些引導與梳理,是日後工作可以努力的方向。
        從孩子們的身高與語言交談,也似乎透露出記部落的歷史與自然環境的變遷。曾遭逢天災的司馬限部落,孩子個子最嬌小,也較靦腆。相對位於地景開闊,發展穩定的士林部落與象鼻部落,孩子們個頭較高,也表達得較流暢。

    無論如何,他們都相當善意地回應路竹會的付出,甚至屢次見到阿公阿嬤開拼裝車,載著水果蔬菜回贈義診團。這除了讓人動容,也讓筆者深深感佩他們的感恩心。這些都提醒筆者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感謝路竹會給予我們這樣寶貴的志工機會,並謝謝一路辛勤支持的車隊與膳食志工,謝謝所有夥伴們!
     

  •  在雲的故鄉 學會謙卑感恩

    義工 / 林美玲

    在我的認知下,台灣的醫療資源豐富,又在健保制度下,看著大高雄有多家大型醫學中心,且診所一家一家的成立,我們若沒有實地到山地偏遠的部落去訪視,很難想像醫療的不足與匱乏是真的。一個無私謙卑奉獻的團隊,帶著大家滿滿的愛心,深入山區部落,為的就是關心同屬這塊土地的住民,我們雖不認識,但請讓我們來關心您。
     
    有很多教會所屬的醫院會定期到山地部落巡迴診療,例如,恆春基督教醫院、屏東基督教醫院及埔里基督教醫院等。然而,有些交通不便的深山部落真的是需要多關懷的。
     
    此次參加路竹會「把健康送上山」系列義診活動,當我收到錄取通知時,好像是中了彩劵似的,因為報名了10年,都是人數已滿,沒名額。儘管這次號稱可能會出現攝氏5℃的寒流,玉山、合歡山已下雪的新聞出現時,我仍決定如期參加,難得的機會怎能再錯過?
     
    會裏的貼心提醒,山區溫差大又有寒流(山區早上的溫度真的是6.4℃),車隊義工大哥貼心的接送,解決凌晨4時要搭車的擔心。因為參加的藥師比較多,我被分配到居家訪視,那又是我的最愛,感恩一切事情就是那麼順利。
     
    家訪出發前,劉會長特別囑咐,如果有醫療、經濟或物資需求,要即時回報,盡力支援。由程哲仁大哥帶領我及田調弘潔、家訪的怡筠護理師去訪視部落裡的村長、派出所警員先生或部落裡的耆老、教會的傳道等。他們提供了部落的人文、醫療資源、信仰、經濟來源等資訊。
     

    我們訪視了中風、截肢或因意外受傷而導致肢障、行動不便或臥床的個案。其用藥以糖尿病、高血壓為主。對於門診仍未積極就醫,靠家人每3個月接送至埔里基督教醫院看病,或埔基的定期來部落巡迴診療。當然也有很想看病,但因路途遙遠而放棄就醫的個案。
     
    這些訪視個案,年齡層均約55歲左右,欠缺中風後的肢體復健,他們用磚塊或內輪胎自製簡易復健工具,倒也聰明但也有風險。儘管如此,經濟仍不是他們的煩惱,靠補助或親人接濟或村長代送食物。看著他們靦腆露出缺了牙的笑容,真的是樂天知命。我們只能即時依狀況回報給在駐點的會長抽派醫師、護理師、藥師及復健師至家中看診,並衛教傷口護理、用藥指導及復健教導等,希望對他們能有幫助。
     
    出發前,有藥師問我,要怎麼參加?萬一報名成功,專業知識夠嗎?萬一遇到不懂的怎麼辦?半夜怎麼搭車?很多的萬一與信心不夠。其實只要你有時間,只要你願意付出,一切都可迎刃而解。
     
     
     
    效率及紀律是此行中所觀察到的,這也許是多年來整個團隊培養出來的默契吧!從報到開始,「杉林溪」大哥發名牌、車編號、對講機,沿途車隊集結,有資深車隊大哥穿插新加入的車隊大哥,沿途路況即時傳達,為的是大家的安全考量。因為山區的道路時有坍方、時有落石,更何況越往山裡推進,不可知的路況,再加上有載送醫療器材、物資及食物的卡車,真的是步步為營。泥濘凹凸不平的山路、髮夾彎、險昇坡、險降坡,某位大哥說,開車的技術在一趟的山區義診全用上了。
     
    除了行前作業的準備規劃外,最辛苦的應該是車隊的義工們。凌晨2時從台北集合出發,直至當天夜裡10時45分左右休診,至少有24小時未闔眼,他們聚精會神,凌晨開始趕路,一站又一站,天未亮直至天黑,真的是太感謝他們了!
     
     

    資深專業的團隊,他們來自各專業領域:杉林溪大哥、主廚、魯班大哥、醫檢師、藥師、美髮師、電器水電等,這次他們雖然負責車隊、總務,但事實上都是有專業背景的,更何況臥虎藏龍的新成員不少。也許某部分我們不足,但大家都可即時互補、腦力激盪。前提只有一個:要能報名成功,因為名額真的很少。
     
    雖然義診的行程是緊湊辛苦的,但同行義工大哥說,帶著輕鬆的心情來。看著遠方的山巒是那麼美,時而像幅山水國畫,時而讓人置身於飄渺的山嵐中;遠遠的山頭靜靜的撲上雪妝。在雲的故鄉裏,我們真的要感恩、謙卑的反思,我們真的很幸福!原來付出也是一種快樂,有能力付出的人是最幸福的。
     

     

  •   

    把健康送上山 台灣需要正能量

    車隊義工 / 吳建勳

    以往都只從媒體報導上和朋友口中,得知路竹會的義診活動,此次非常高興終於有機會能親自參與活動行前,下了近半個月的雨,直到出發當天,還持續著陰雨綿綿,再加上低溫的天氣,原本一直很擔心活動是否會延期,幸好後來天氣及時轉晴,我們的活動也得以如期進行。

    活動當天清晨,滿懷期待地開車上路,因此比原定時間提早了四十分鐘到達台中漁市場集合車子抵達時發現此時竟然已經有兩位女士揹著行李穿著連帽外套佇立在寒風中的人行道上等候著。由於車外風大氣溫又低,我們趕緊下車確認她們也是此次活動夥伴後便邀請她們先進入車內避風。從閒談中得知志工夥伴-林瓊瑛護理師已經參加多次義診活動,此行更是午夜專程從高雄搭客運北上台中會合,熱心的精神著實令人敬佩,也讓我及內人更加深信路竹會的成員們一定都是非常熱忱有愛心的,也難怪路竹會能夠廣受社會大眾的肯定。

     

    在這2天義診行程當中,我們一共拜訪了紅香、瑞岩、萬豐,以及武界4個部落。沿路車行顛頗,落石坍方路況不斷,也才更讓我深刻體會到原住民部落居民的交通不便,更遑論其他教育和醫療的缺乏。

    在部落裡少見青壯年,而是充滿許多的年長者和幼童,因此不難看出隔代教養的情況普遍存在。義診過程中常常看到奶奶帶著孫子來看診,對照著稚嫩天真的臉龐和未經世事的對話,都讓人不禁多了幾分不捨和疼惜。

    由於我和內人都是第一次參加義診活動,較為生疏,幸好會內的先進,都很熱心的指導,還有同組夥伴的幫忙,讓我們漸漸的就上手了。活動結束前,才發現原來這次活動超過半數的成員,其實也都是第一次參加。大家來自四面八方,有著不一樣的生活、工作背景,卻在這裡有著同樣的信念-「把健康送上山」,不僅讓我們在這2天裡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也讓我們了解到台灣需要更多正能量,更多關懷以及愛。 

    我及內人非常期盼以後有機會的話,還能跟著路竹會的腳步,繼續把這份愛傳下去,散佈到台灣的每個角落。同時也非常感謝台灣路竹會,以及此行參加的所有義工們,因為你們的辛苦付出,讓我感動且受益良多,收穫滿滿。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本網站由 <a href=" http://www.gogotdi.com/" target="_blank">gogotdi.堂朝數位整合有限公司</a>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