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路竹會
本日到訪人數:166
累積到訪人數:14295641
目前所在位置:首頁 > 義診足跡 > 義診報導
日期查詢: ~

  • 跟著路竹會去義診義工 / 陳瓊妤

     

    跟著路竹會去義診
     

    義工 / 陳瓊妤

     

    在前一天半夜準點集合後,路竹隊的車隊陣容,便極有效率地馬不停蹄的趕路,一行人,十多台車子,在早上八點多開始駛入蜿蜒的山路,進入此行的第一站,位於花蓮的「山里」部落。一路上伴隨著原住民圖騰的路墩,彷彿指路明燈,為旅人指向隱居山中深處的目的地。終於,我們在山嵐飄渺中,到達山里部落,大家下車後,很有默契快速地各就各位,牽電拉水、卸貨、設置桌椅等,村長也立馬廣播告知村民「台灣路竹會」義診團隊的到來。三天義診的每一站,幾乎都是相似的流程,我看到精準的效率,俐落的行動,和從容不迫的默契。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路竹會的義診行程,我並非從事醫療相關的工作領域,選擇擔任廚房義工,大家從第一天有點手忙腳亂,慢慢漸入佳境。每到一個部落,我們各就各位,從卸貨、整理廚具、洗切菜餚材料、大廚就位、餐後整理清洗,每個環節都能越加嫻熟的投入幫忙,當然,我也從中學習到很多烹飪技巧,跟在熟稔廚事的大哥大姊們身邊三天,助理都能變主廚!
     
    在山裡的三天,也讓我回想起去年在北印度的達蘭薩拉擔任TCV school(Tibetan children’s village藏人兒童學校) 志工老師,短暫的教學期間,遇見了前後各一個月駐校的日本醫生柿原先生,與法國牙醫茱莉亞女士,兩人都是十幾年來,每年都到學校,無償服務一個月的善心醫師。尤其柿原先生還說,十五年前來過學校後,自此愛上這個地方,在他兒子六歲時,與夫人全家一起搬來學校半年,讓兒子在此就讀。有趣的是,第一次聽到路竹會,還是彼時在學校裡,藏人老師告訴我,台灣有這樣的機構曾經到達蘭薩拉義診過,我才知道路竹會的存在。
     
    三天來我感受到熱情的心意,如行軍般的紀律(早上六點前沒人用鬧鐘,自動起床),質樸的村落,遠離高樓的自然土地芳香。然而我也看見,七年前曾短暫到卑南部落服務,家家戶戶都是隔代教養,這次跟著路竹會腳步再次深入山裡,這個現象依舊,通常是長輩帶著孫兒來就診,部落裡普遍是老弱婦孺。我曾擔任十多年的採訪編輯,看見這些城鄉發展所造成的各方面資源不均,不禁思躇,除了協助硬體建設,物資金錢援助,我們能投入去幫助改善的,以及不加已干涉破壞的,還有什麼?以及各是什麼?我想透過持續參與不同的偏鄉服務,實地訪查,或許能看到更多的現況,而有更清楚的脈絡。台灣有著友善、善良的天性,團隊裡每個人由衷而無私的付出,是令人感動的,那些住在遠方、可能不和我們生活在一起的人們,需要幫忙,就盡力去幫,待人如己,從付出中獲得更多,我想,包含我,這是團隊裡每個人都擁有的心情。
     

     

  • 期待已久的義診初體驗護理師 / 趙惠如

     

    期待已久的義診初體驗
     

    護理師 / 趙惠如

     

    真的很開心有機會可以參加義診,期盼了好久,終於可以實現這個夢想,順利參加了人生中的第一個義診團。在去之前,大概知道義診團就是免費去幫人看診,想不到親身加入後,才發現路竹會除了義診,還提供許多愛心物資,義剪,陪讀,義工們也有人要負責每餐準備大家的伙食。
     
    凌晨兩點四十五分集合的時候,內心有點緊張,因為是第一次,很怕遲到或是什麼突發狀況會發生,幸好一切都很順利。三點準時出發上路,這時候我才發現,開車的義工們真的很辛苦!因為夜車上的團員們都在補眠休息的時候,車隊義工們卻要保持最佳精神狀態開車,辛苦了!
     
    雖然這次因為是候補名額,被分配到廚房當義工而無法參與自己護理專業的工作,不過透過這次特別的體驗,我更深深敬佩廚房工作的人們,特別是冬天低溫,用冷水洗菜洗碗,洗完手都凍僵了!真的辛苦了!也很開心可以認識新朋友,在這短短兩天一夜中,大家相互照應彼此,那種感覺真的很棒!還認識喜歡講故事的大哥,真的很有趣!
     
    來自自面八方的人們一起參與這次義診團,各司其職,有負責開車的車隊義工、醫師看診、藥師發藥、護理師及義工測量血壓、體溫、掛號、有的義工煮飯,洗菜,還有伴讀社工讀故事給小朋友聽...,看到每一幕,都讓我好感動!在現今越來越黑暗,道德越來越淪喪的時代,還有這樣一群人願意付出自己的時間及體力來幫助人,真希望越來越多人都可以看見,這世界,還是有「愛」的!希望這份愛,能一直延續下去不間斷,讓更多人受惠!因為,哪裡有愛,哪裡就有奇蹟!
     
    很開心在2016年的一開始,第一個目標已實現,期待接下來有機會可以參加國外義診,繼續服務有需要的人們!
     
     

  • 從義診學習謙卑義工 / 鍾子涵

     
     

    從義診學習謙卑
     

    義工 / 鍾子涵

     

    有幸於這個寒假參加路竹會復興鄉義診,收穫不凡。

    第一次參與義診活動,擔任廚房組組員。首先體會到的是炊事工作「真的好累」! 因為平時下廚的次數不多,除了簡單的切菜洗鍋任務,其他重任實在只有看著叔叔阿姨們各顯神通的份。我們必須比其他組別先抵達目的地提早開始準備食材,飯後必須留後收拾清理。雖然沒擔任過義診團內其他職務,但總覺得廚房組是最辛苦的!可是我從中獲得難得的經驗,也理解吃苦在行義中是必要的。天未亮在棚下刷鍋,聽著比我早起許多的長輩們忙碌著,一語一答有說有笑,就是沒半句怨言,不禁佩服在一次次活動中他們始終駐守崗位的堅持。我相信不管進入路竹會大家庭前長輩們的背景如何,這些行義的經驗與時光都將他們磨練成更堅強的人。世界不曾虧欠每顆懂得付出的心,即使辛苦即使比他人勞累,你所付出的終究會以另一種形式回饋到自己身上。我從長輩們匆匆卻愉快的身影與凌晨溫熱的薑茶看到了證明。
     
    團體中臥虎藏龍,人人各有故事、各有本事,但卻不張揚,各各以團員的身分盡力完成任務。這是這次義診震撼我頗深的機會教育。一群人,來自各方、不同身分背景,在這兩天一夜中放下原有的身段、在新的崗位上全心為團體付出。我想這也是許多人會不斷參加公益活動的原因。生活總是逼著我們前進,強迫我們在不同角色間做出完美平衡,是學生是女兒也是學生幹部、是父親是醫師亦是兒子,但生活卻未給我們轉換角色的機會。或者說,生活給不了我們一個全新的自己。在義診團體中大家在新環境新職位中為同個目標努力,新身分使我們已更謙卑的態度面對任務與團隊。
     
    身為路竹會新人,滿懷這次活動帶來的收穫與感動,我期待下次的國外行義之旅。
     
     

  •  

    義診,激化了我學醫學的渴望
     

    醫學生 / 羅中霆Sam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義診,必須感謝每位志工及住山上前來看義診的居民,這兩天的義診行程,我得到的是能忘記自己問題、並專心服務他人的機會。讓我收穫到的比付出的還要多。
     
    我來自美國,現在台灣念醫學,因為忙碌,常覺得沒有時間做任何課外的事情,經由此次義診讓我發現,我的態度需要更平衡,應多為別人付出自己的時間與才能。
     
    義診更激化了我學醫學的渴望。我有機會見習四位不同分科的醫師,讓我學習到許多不同面向,如何對待各種狀況的病人、未來醫師的工作、醫學生和PGY和住院醫師的過程等。因為參與了路竹會的義診,我才有機會親身接觸台灣原住民的生活及文化、看見台灣美麗的山區,也認識了很多熱於奉獻的新朋友,而且,在義診的過程中,每餐都吃得好豐富。
     
    我原來不太清楚義診真的要做什麼,只是因為朋友推薦我就去了。到現場我才發現不只是給病人看診,而也提供提了藥品、更有牙科診療車給病人們看牙齒、修剪頭髮、陪小朋友遊玩和閱讀、贈送居民們玩具和衣服等。我很開心能跟當地很少看到白人的孩子玩、聊天...,那些可愛的人們帶給我的快樂,比我帶給他們的多。
     
    我建議每一個人都可以考慮參加義診,不論你有什麼能力,參與這樣的活動將會給你新的視角、新的經驗以及新的朋友。(說不定你也會有機會在天氣很冷的時候用冰水洗澡喔!)我一點都不後悔我一個周末的時間都花在義診上,希望將來還有更多的的機會能夠參與。

  • 感想Tomoko Iwamoto

     285th  文  /  Tomoko Iwamoto

    作者為   日本護理師

    Even though it was a short time working with the members of Taiwan roots and I cannot speak their language, I had a great experience with them. Before participating in the mission, the Association of Medical Doctors of Asia (AMDA) sent me to join their mission in Leyte and Samar. However, due to communication issues, Taiwan Roots Team was not aware of my participation at first, which made me worry. However, after the first day mission, I was no longer feeling worried. They warmly welcomed me to the mission and involved me in their work.

     

    ********************************************************************************************

     

    First, Taiwan Roots medical mission gave me an opportunity to learn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Leyte and Samar. On the way to medical mission sites, even though most of debris are already cleared from roads, I could still see a lot of totally damaged houses and tent cities on both sides of roads. At the same time, I could also see some differences comparing to last December. School students are already back in school, and many stores are opened for customers now.

     

    During my work in their mission, I was at the pharmacy section. Five members from Taiwan Roots, one Filipino nurse and I worked cooperatively for the affected from Yolanda Typhoon. The section wa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o write down on the medication bag about their information from prescription and to collect medications. The second part is to crush medications for pediatric patients. The last part is to pass medications to patients from the area. All members were really passionate about their work.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part of Taiwan Roots medical mission was that they offer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beginning, I wondered whether local people would be willing to accept this kind of unfamiliar treatment. Actually, it turned out to b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sections. Many patients came to this section for their back pain, headache and other kinds of complaints. After getting treatment, most of them had less complaints and looked more relaxed.

     

    Through Taiwan Roots medical mission, I learned different teams have different styles of conducting medical missions. It was quite different from what I am used to. However, I realized that all styles of medical missions are helping local people, and all medical missions are working towards the same goal, the improvement of local people’s health. I am really grateful that I could be part of your team to support local people. Lastly,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Dr.Liu and Taiwan Roots team members for all the support.

     

     

  •  285th  文 / 陳靜雯

    作者為   護理師

    有些事若非親眼所見、親身體會,永遠都會覺得距離自己很遙遠,只當是在閱讀ㄧ個故事般,那麼沒有真實感。從幾年前就ㄧ直想著國外義診這件事,直至今年終於下定決心,報名了非洲義診,雖然最後改成了菲律賓義診,但意外為自己帶來ㄧ輩子難忘的經歷。
       
    出發當天,路竹會一行三十多人由醫療人員及義工們組成的團隊,帶著大量的醫療器材及藥品,2/6由桃園機場出發至馬尼拉機場,接著轉搭菲律賓國內班機至Tacloban機場,下飛機後,驅車前往住宿地點,沿途映入眼簾的是歷經風災後的殘破,看著傾頹的椰子樹和臨時用來遮風避雨的帳篷,難以想像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究竟曾面臨多大的痛楚...
       
    此次跟診的科別是牙科,總覺得這些孩子在看牙時,少了應該有的任性,總是等到小小身軀難以負荷疼痛,才放聲大哭;又或者因為痛楚,眼角的淚珠不停滑落,卻又不敢哭出聲,嘴巴依然很勇敢地張開;有個孩子真的太害怕想要放棄,大家連哄帶騙仍無法讓他克服恐懼,最後媽媽氣到哭著離開,因為錯過此次機會,下次不知何時能再有看醫生的機會,這些孩子的堅強,讓我好心疼,是什麼原因讓他們無法像我們ㄧ樣平安健康地生活,但願上天能降福給這塊土地上的每ㄧ個人,讓他們將傷痛轉化為勇氣,去面對未來的險阻與困難。

  • 義診心得黃詩穎

     285th  文 / 黃詩穎

    作者為   婦產科醫師

     

            回到台灣, 想起這些災民還是覺得心很酸~~
    我們去的Tacloban目前還有七百多人失蹤,
    也許還埋在倒塌的房屋裡, 也許被沖進海裡!!
    70%
    的電力尚未恢復, 電線桿還歪歪的倒著,
    晚上經過, 殘破的屋裡點著小小的燭光,
    其實常把我嚇的半死 ><....
     
           我不是個勇敢的人, 每次義診後我更感覺自己的渺小!
    看著她們微笑道謝的臉龐, 我都覺得她們才是真正的勇者!

            可以在歷經創傷後重新站起, 堅強的活著!

            短暫的醫療在某些人眼裡或許只是發發藥,

           但我想傳遞的是關懷, 是支持, 如果妳需要, 我們就在你身邊!

           在回到馬尼拉的那晚, 我們肩搭肩的唱了we are the world!
    生為世界公民的一份子,

           如果能有那麼一點點能力可以幫助這世上需要幫助的人,

            我們都應該要珍惜並感恩!


           大自然的反撲的力量多可怕, 人完全無法抵擋!
    但我相信希望和微笑仍在~~
    一切苦難都會過去的,

     

             菲律賓人加油! 你們一定會再重建美好的家園!

  •  285th  文 /  洪梵菁

    作者為   醫學生

    還記得第一天來到Tacloban,途經之處幾乎沒有完整的屋頂,在堆滿垃圾的河邊孩子們還是咧著嘴玩耍著,乾淨的水源往往由國際救援組織供給災區重建之路依舊漫長。

    我是義診團裡唯一的醫學生,負責的工作是病患衛教與跟診。在這12天裡,我跟著有外科、骨科資歷的精神科王醫師,學習從面無表情、對於自身病況較不關心、症狀始於颱風過後,以及有喪失親人和資產的經歷去層層剖析,辨識出創傷後症候群的病患;幫助許多被砸落屋頂鐵皮割傷、長期接觸污水而皮膚感染的病患進行傷口照護;也學習從病患的枯槁面容、肥大的呼吸輔助肌發現肺結核的警訊。跟著神經內科劉醫師,我學習眩暈與頭痛的鑑別診斷、進行疑似水腦症患者的神經學評估;學姐也常常給我機會看診,她在一旁監督並與我討論用藥與衛教方式。

    婦產科黃醫師則是每次義診開始前就要設法用布和繩索佈置內診區,並且確認是否有電源可以進行超音波。這次義診中我們幫助了許多孕婦確認胎兒的健康,但是不透露性別;我也自己嘗試去辨認寶寶的心跳、腹部、脊椎與四肢。而跟著急診醫學科林醫師,我學習分析昏厥、胸痛的原因與相對應心電圖的表現。除此之外,中醫師也讓我體驗了生平第一次針灸,並且練習簡單的入針與起針;在藥局,我體會到藥師為大家把關的重要性,並且學習各科醫師開立處方的差異。

     

    12天的菲律賓義診下來筆記本密密麻麻,也認識了來自台灣各個角落、有著同樣熱情的義工朋友們。那天,大家一起唱著Michael Jackson的《We Are The World》,想起每天看見的純真孩子們,想起每位災區居民真摯的感謝與道別,我也重新定義了自己的醫學之路是福氣,是感恩。

     

    第一天義診,雖然暴雨積水差點把屋頂給壓垮,每個人還是開心、勤奮地工作著!

     

    這天我們來到Marabot的一所小學,一戶騎著三輪車的大家庭前來求診

     

    縱使三個月過去,擱淺的船隻依然在原處、倒塌的房屋仍舊被壓在底下

     

    正在為不停咳嗽、流鼻水的小弟弟進行胸部理學檢查

     

     

  •  

     282 th中南美 海地義診 / 陳正美

     

    作者為   台中榮民總醫院 呼吸治療師

     


     

     


     

    為何想要做義診服務,先前看過【珍珠港】這部電影,劇中由凱特貝琴薩飾演─伊弗琳,被她從事戰地護士的工作所心動,這也是一種很夢幻的想法吧﹗當然看過無國界醫生相關文章,因而,義診的想法在內心種下了一顆種子。義診種子展露新芽是從2011年參與法鼓山斯里蘭卡義診開始,陸續在2012年的法鼓山四川義診,那股大家為相同目標一起努力的感動到現在心中依舊存在。從以前到去海地前出國3次有2次都是去義診,今年原本想要來趟國外旅行,但思索很久也不知道要去哪,所幸看到路竹會網站有許多國外義診地點,因緣際會下選擇中南美洲,因為我覺得去國外義診可以到我們可能不會去的地方,也能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剛接觸海外義診時,心中為身為呼吸治療師的我打了個疑問,呼吸治療師去義診能做些什麼呢?慶幸當時念護理與臨床工作的經驗尚能應付義診所需,深入其境後才放下心中的疑慮。

        2013118海地才有反政府示威活動,家人還擔心去海地的安

    危,不過,我安慰他們說很安全啦。20131117經過候機與轉機,飛行了將近18個小時的時間,終於抵達海地,眼前接待我們的是台灣海地大使劉邦志先生與黃秘書,整個義診行程裡多虧在他們協助下,團員的安全得以受到保障。在海地的食衣住行,OECC(海外工程公司)可是扮演最重要的角色,OECC廚房裡有位中式料理廚師,他可是貨真價實的海地人,據說他是地震過後因店面租金太高OECC特地聘請他過來幫忙為公司員工打理三餐。在海地這段期間我們體悟到,當地水資源與食物都是相當珍貴的,生活用水都是要用買的,再請水車運送到義診醫院或OECC,然而,我們在台灣水龍頭打開就有自來水流出,食物也俯拾皆是,只能說我們真的很幸福。

        這次義診地點選擇在貝松市Eliazar Germain醫院及海京北郊ArcahaieNicolas Armand醫院,海地衛生部西部省衛生局局長Dr. Jessie Pierre Saint Louis全程陪同我們,她用流利的中文與我們交談讓我們非常吃驚,原來她在台北榮總學過針灸,她為人非常親切,對我們此次義診也提供相當大的協助,不過這次義診少了會長,但大家還是在短暫的混亂中理出規則來,這也是同行義診團員團隊合作的表現。第一站義診地點來到貝松市Eliazar Germain醫院,期間遇到一位氣喘發作的女生,然而在台灣遇到急性氣喘發作時最基本治療方式是使用類固醇與支氣管擴張劑,因當地醫療資源與資訊不發達,醫療人員遇到此情形時卻不知所措,在團長楊耀舜醫師、林士涵醫師、沈士強醫師和賴槿庭護理師即時介入給予適當處置後,病患症狀得以緩解,本以為該病患能夠健健康康的,沒想到隔天氣喘又覆發,經詢問下才得知院方把氣喘用藥類固醇予以自行停藥,當場聽到時有點傻眼,覺得醫療人員對於這方面的教育訓練還有待加強,只好又請家屬趕緊去藥局買類固醇給予靜脈注射,呼吸速率才由35/分鐘慢慢減緩至18/分鐘,醫師肺部聽診發現有痰音,此時我也發揮呼吸治療師的角色,專業的幫病患作肺部叩擊並讓病患知道在呼吸急促時該如何使用正確的呼吸方法。小兒科診間也遇到許多感冒痰多的小病患,也當場教導家屬如何在家幫小病患拍痰,教到最後連幫忙翻譯的當地醫生也學會了拍痰,不過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個年約12歲小男生,進入診間時呼吸急促,主訴腹痛,楊耀舜與李坤美醫師評估後,發現應是支氣管收縮導致呼吸困難間接影響到腹部肌肉,立馬衝到藥局找Berotec(支氣管擴張劑) MDI劑型指導小男生如何吸入藥物,看見小男生情況改善大家也非常開心。所以此行身為呼吸治療師的我還是有發揮功用的。

    海京北郊ArcahaieNicolas Armand醫院是此行義診的第二站醫院,在第二家醫院發現比上一個較具有規劃,原來在這醫院駐診的醫生是古巴籍的。雖然我依舊是在小兒科幫忙,但我東跑西跑看看哪裡需要幫忙,在外科遇到一位2歲多的小男孩右腳踝腫一包,經由沈士強醫師評估後診斷為膿瘍,需要作excision of abscess手術,準備好用物後在沒有麻醉劑輔助下切開傷口引流膿瘍,這下不得了了,小男孩痛的哇哇大哭,心中雖然感到非常不捨,但我和陳岱宜護理師也只能盡全力壓住小病患,因在醫院更換傷口敷料須付醫藥費,經濟因素考量下只好在手術完成後提醒家長要保持傷口清潔,定時更換敷料避免感染。此行雖然是以義診的形式去接觸當地民眾與醫生,但我更覺得我們另一個角色是指導者身份,雙方都得到互惠。

    這次義診受到VIP級的待遇,但當地民眾生活比我們困苦艱難,我們能做的只是微乎其微的幫助,有時想想還真有點羞愧。視病猶親一直是我的原則所在以及在照顧病人中得到歡喜,是我為何一直待在臨床工作的原因。團員中有許多參與義診的先進,對於“義診醫療服務”我只是剛在學走路的小嬰兒,眼前還有很多值得我去學習與省思的地方,我喜歡也熱愛義診,因為我在其中得到幸福和快樂,對於我來說什麼事是最「幸福」,我的答案是「助人」。聖嚴師父說過:「急需人做,正要人做的事,我來吧!」這就是萬行菩薩的意義。這次海地義診結束,將來也希望能在工作與時間允許下能繼續參與義診服務。

     

     

     

     

     

     

     

     

     

     

     

     

     


     

     

     


     

     


     

     

     

     

     

     

     

     

     

     

     

     

     

     

     

     

     

     

     

     

  •  285th  / 文  林逸婷

    作者為   醫師

    在菲律賓微微飄雨的天氣裡,我們來到海燕颱風(當地叫Typhoon Yolanda)最大的重災區San Juaquin義診。黃色教堂是我們即將義診的場所,教堂外,一整片小十字架林立。有327名風災罹難者在此長眠,且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加中,因為有好些遺體尚未被找到。 

        一位媽媽撐著傘緩緩走近,在其中一座小墳前站定,理了理墳前的水罐與小蠟燭。在那片刻,她與我們有了眼神的交會,或許是看到我眼裡的淚水,她傳遞了一個略帶悲傷的微笑。
       
    另一頭的墳前豎立著有芭比娃娃畫像的看版,上面寫著: " Happy birthday! We miss you & we love you." 所有墓碑上的日期都是Dead on Nov. 8, 2013. 

        我的翻譯是當地居民,一名很溫柔的媽媽,她就住在教堂後方頹傾的鐵皮屋中。趁看診前的空檔,聊天時,她告訴我,從馬尼拉嫁到這個小鄉村,以前的工作是養虱目魚,但,現在魚都沒了。去年118日那天,她們原本只預期會有很大的風,卻完全沒料到水會淹那麼高。僅僅3個小時,大水就漫過了一層樓。就差幾秒鐘的時間,她眼睜睜看著她的sister-in-law(小姑)被水吞沒,卻來不及救她。

       
    她們全家14人逃到屋頂上,但水仍持續升到腰際,所能做的只有不斷地禱告。後來大水退去,滿地都是屍體,屍臭味彌漫了整個村莊。她們帶著孩子,坐船花了4天逃到馬尼拉。過去那段日子,對所有村民真的非常痛苦難熬。說著說著,我們都哭了。 

        這裡的病人真的不同,沒有興華中學義診那些孩子們,拖著風箏滿場飛的歡樂與笑聲,取而代之的是臉上的憂鬱沉重,即使拿到糖果也不顯得開心。當我們為112歲女孩清傷口擠出腳上的膿時,連平時大人都耐不住的痛,她卻不吭一聲、表情淡漠,彷彿那不是自己的身體。

        將離開前,墳場區出現了一陣小騷動,似乎有新的遺體被發現,正要被裝入尼龍帆布袋中。湊近一看,袋裡僅有滿是泥濘的破碎衣服,與兩塊小小孩的頭蓋骨,上面有黑色小蟲爬行。 

        儘管承擔如此巨大的苦痛,村民對我們仍以最真誠的微笑,表達感謝,不斷朝車子揮手說thank you,目送我們遠離。此刻我才真正瞭解,「義診醫的不是病,是心。」

     

        我的翻譯,最後還大方地答應我們拜訪她家,於是我拉著學妹,佯裝上廁所,偷偷跑去逛了一圈。雖沒有拍照,但已深刻在腦海裡不會忘記。要道別時,我知道,也許轉身,此生便沒機會再相見,但我很感謝她曾出現在我生命中,我的感受,僅能化為溫暖的擁抱。

    翻譯姊姊說,她有個朋友在台灣,可是大水沖走了所有的通訊資料,也許她們永遠也無法連絡上了。如果台灣的Bonita Sia 真能看到,請告訴她,她的朋友Marlene Budlong在菲律賓,一切都好。

本網站由 <a href=" http://www.gogotdi.com/" target="_blank">gogotdi.堂朝數位整合有限公司</a>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