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路竹會
本日到訪人數:1854
累積到訪人數:14259513
目前所在位置:首頁 > 義診足跡 > 義診報導
日期查詢: ~

  •                  

    • 團膳組義工正在處理蔬菜中 (左起義工為 陳美秀、徐瑄、蕭君如、周淑琴)

     

    Cosplay巧扮女醫師 烹飪五臟六腑都叫好

    蕭君如/義工

     

    聽著志工前輩們訴說,路竹會的活動好熱門、好搶手,需要搶著報名才能參加!我何其幸運,從網路認識路竹會「把健康送上山」義診活動,報名成功,出發到高雄、屏東偏遠山區,緣份讓我有機會學習奉獻、懂得分享與團隊合作。

    3天2夜的行程,開啟我的新視野,與傳承志工服務的理念與經驗。隨著井然有序的專業團隊、踩著有智慧、有經驗的志工前輩腳印,再次印證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 團膳組義工前置作業中
     新手上路的超級任務初體驗,就是極重要的「食務大作戰」,我從第1天,七手八腳的慌忙,到最後一天的得心應手,這一切歸功於團結且強大的廚房後援大哥、大姐們。
     
    每個人都有智慧的經驗傳承、每件事都有先後順序的環節需要掌握,默契在一餐又一餐的荒山中迅速凝聚,一鍋一鏟就能巧妙端出山野中的人間美味,掌廚陳金燦主廚、副廚吳清波大哥們的烹飪技巧,讓五臟六腑都忍不住讚好。
      
    • 團膳組義工將使用過後碗盤洗淨中

    廚房事務短暫告一段落,也偷閒瞭解義診團隊的現場活動,專業的護理群、醫師的細心問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專屬牙科診療車、民生物資的聚集發送、極具耐心的伴讀活動,在不同的部落,都見到了山中老人,被陽光曬到發亮的笑容。

    我聽到了稚童的朗朗歡樂聲、專注閱讀繪畫本,還有圓滾滾大眼睛的原住民小女孩,童言童語說著她要扮演女醫師幫忙看病,煞有其事cosplay這份我的小小志願;從晨曦到午夜,義診現場,總是洋溢著濃濃的祥和、善良與分享的經驗談。
     
    • 團膳組義工正在處理蔬菜中
    夜幕低垂,晚餐後,義診團隊們依然堅守著夜間義診,每位志工夥伴,從早到晚的共同目標,就是「服務」。每到深夜,山中冷泉水為大家洗滌一身疲憊、夜裡星空為大家點上晚安祝福語。
     
    初夏寧靜夜,以舒服溫度表達出體貼謝意讓大家安眠入夢,如同大家的初衷,看似付出,其實都是收穫,收到的是滿滿的身、心、靈的豐盛禮物。
     
    感謝路竹會的義診活動,短暫的3天2夜讓我領受不同的視野、感受到何謂拋磚引玉的身體實踐,如果有緣,願盡棉薄之力,再度成為最厚實的後勤志工。(完)
     
     

  •                 

    • 李智堯醫學生(左)詢問病患身體狀況

     

    跳脫生命不同視野 耗盡體力充實心靈

    李智堯/醫學生

     

    隨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多數人可享有完善且便利的全人醫療照護,在這人聲鼎沸的福爾摩沙小島,竟還有許多我們視野外的蕞爾之地,迫切需要我們的關懷與協助。

    台灣路竹會秉持利他、共享、合作、承傳的信念,以人道關懷及義診服務的方式,將健康帶到醫療網路的極限之外。 

    身為未來即將博極醫源的醫學生,在醫學中心的學習,讓我們習慣於最先進的儀器與設備,幫助我們鑑別診斷疾病,但我們從不知道醫療網路外的世界,是如何運行。
     
       
      
    • 方若漪醫師(左)看診中,李智堯醫學生(中)見習
     
    因此,我決定踏離熟悉的框架,參與路竹會的嘉義阿里山義診。在許多辛苦的志工帶領下,我們終於踏出義診行程。
     
    沿途行經的重巒疊嶂,彷彿一層層地揭開神秘面紗。一路車程顛簸,從上車時的天色漸光,到下車時的陽光璀璨,終於到達阿里山的新美部落。部落中沒有城市的繁華喧,囂唯有寧靜古樸。我們的到來,讓靜謐的部落,像落花激起漣漪般地不停迴盪。

    萬能義診車,和口腔巡迴義診車的鋪陳張羅,及志工們齊心戮力,讓所有準備工作皆能有秩序地完成,田野調查、孩童伴讀、義診及團膳志工,各司其職,讓部落的人們,互相引領著前來參與活動。
     
     
    • 杜佳琦醫師(左二)  看診中,李智堯醫學生(左一)見習

     

    我也協助量測病患血壓與體重,陪伴他們看診,並在學長及學姊的身旁,學習診斷疾病。

    在忙碌的過程中,結識許多和我一樣初次到訪的志工們,分享彼此雀躍的心情。 轉眼間,兩天一夜的巡迴義診,耗盡了體力,卻充實了心靈,有人找回從事醫學領域的初衷,也有人從單純地幫助人們,獲得滿足。
     
     
    • 義工合力將醫療用品與物資搬下車
    我相信所做的每件事,都是為自己而做的,為實現自己生命的意義,有能力幫助別人,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幫助別人,就要有承擔的力量,要承擔責任,仍需足夠的能力。期許自己,可以不斷充實,並幫助他人。感謝這次阿里山義診活動所有的志工們,有你們的參與和努力,將會使未來更美好。(完)
     
     
     

  •                

    • 曾楚喬醫學生(左)詢問病患雙腳狀況

     

    翻山越嶺疊感動 密密麻麻編網絡

    曾楚喬/醫學生

     

    清晨天尚未亮,車隊已從台北抵達嘉義,原以為目的地已不遠,綿延行駛於百轉千迴的山路,仍花了兩個多小時才抵達第一站,嘉義縣阿里山鄉新美部落。

    一下車,和煦的陽光溫柔灑落,體內的血液瞬間澎湃起來。在這裡什麼都得自己來,萬能的醫療車一定位,參加過的夥伴帶領著新手們,齊心佈置好醫療站,簡單便利卻五臟俱全。

    跟著學長、學姊學習如何用最基本的問診及身體檢查,在最少的檢查工具下,給予最適切的診療。身為剛從基礎踏入臨床的小小醫學生,在醫院見習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常反思,現階段的我們,究竟能如何發揮?
     
     
       
      
    • 林易徵醫師(右)看診中、 李智堯醫學生(左一) 、曾楚喬醫學生(左二)、  劉佳醫學生(左三)見習中  

    離開擁有完善檢查器材及醫療資源的大醫院,來到阿里山部落,短短不到兩天的時間,穿梭在群山繚繞間,不曾遺忘路竹會「把愛送上山」的信念。

    也許我們能提供服務的人次,遠遠不及繁華的都市平地,但我深信哪裡有需求,哪裡就不該被遺忘。

    醫療,不只是醫人、更需醫心,對於偏遠山區的部落,深入了解其文化、飲食及生活模式,更能發現他們需要的是什麼;而義診,絕非醫療人員的手即可完成,除了醫療、還有伴讀、理髮、田野調查,提供更多元的資源。
     
     
     
    • 杜佳琦醫師(左) 方若漪醫師(右) 看診中
      
    車隊、膳食、物資夥伴們,更是背後最強大的後盾,路竹會就像一張編織完整的網絡,將有志一同的夥伴們串連了起來,而彼此之間用深厚的情誼連結著。

    對於現階段仍身為醫學生的我,能提供及給予的真的太少,我很感謝路竹會提供不一樣的學習機會,帶領我們深入山中,去了解、去感受、去思考義診的核心價值。

    若你問我,有一天是否會再回來?我想,答案會是:為期不遠。
     
     
     
     

  •                

    • 團膳組義工午餐食材處理中

     

    一個睡袋一副碗筷的心靈釋放

    蘇靜軒/義工

     

    那日下午,手機傳來報名審核成功的訊息,我難掩興奮,立刻將學校及打工的事全部排開,畢竟已報名多次,終於能如願,能利用週末參與這場盛會,是難得的經驗。

    身為金門大學的護理系學生,想多探索護理師的意義與價值,以前曾在課本讀到路竹會這個組織,於是萌生報名義工的念頭。但是現在是金門的霧季,霧霾總是悄悄地來,又悄悄的走,幸好這幾天都沒起霧,讓我能順利飛到台北,最後再平安回金門趕上期中考。這次能成行,真得感謝老天爺助我一臂之力。

    凌晨,黑幕籠罩著,遠遠地就看到一群人,精神抖擻地在台灣大學校門口集結,我望著這群素昧平生的夥伴,擔心著自己是否無法融入這個團體,沒想到是我多慮了。
     
     
    大哥與大姐們親切而溫暖的笑容,讓我慢慢卸下心防,在後車廂放好行囊,佇立車旁,依稀感受到這群願意奉獻一己之力的義工們的熱情,我更加期待此次前往阿里山的義診了。

    循著蜿蜒山路,繞過無數山頭,我們後座早已睡到九霄雲外,而車隊義工王金松大哥賢伉儷,仍精神奕奕,使我不得不佩服他們的熱忱與精力。
     
       
      
    • 義工合力將廚房用具整理與搬上車
     
        猛然睜開眼,車隊已整齊有序地停靠在嘉義縣阿里山鄉新美部落的道路兩側,我和剛認識,也是第一次參加的團膳組志工黃瑜安姐姐,趕緊帶著水壺和便當盒下車。

    大哥大姐們已開始有秩序地協助搬運廚具及食材,有條理地帶領我們這些菜鳥,告訴我們哪些置物箱要放哪裡,什麼菜和鍋碗瓢盆要先洗,怎樣的菜要怎樣切,讓我們不至於頭腦空空、一臉茫然杵在旁,可以馬上進入狀況,分工合作,期待能幫忙準備出美味佳餚。
     
    平時我鮮少在廚房做事,幸好夥伴們都不分彼此、相互幫忙,我也漸漸有了歸屬感。即使我在早餐店打工,週末要洗很多盤子,但我也從來沒有在這麼短時間內,洗這麼多菜,洗這麼多盆子和碗盤,真的是一個嶄新的經驗。

        後來,我們也慢慢找到分工的默契,一個人負責用洗碗精刷鍋子,另一個人協助拿水龍頭,再一個人幫忙把鍋子沖洗乾淨,雖然,感覺環境有點克難,但是我發現大家都不亦樂乎,我也樂在其中。
     
     
     
    • 義工合力將午餐食材洗淨
      
    不久,嗅到一股香噴噴的飯菜味,原來是大廚、副廚及車隊大哥們在滷肉跟炒菜。第一次參與野炊的我,被這些爐子、鍋具、香料的規模震懾住,雖然我們在野外,卻擁有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廚房,再加上各位廚師們深藏不露和臨機應變的廚藝,及各方善心人士捐贈菜、肉等食材,沒想到居然在阿里山,還能享用又豐盛又色香味俱全的菜餚。
     
    這次擔任團膳組義工,從毫無頭緒,到知道可以主動做什麼工作,從洗菜、切菜、協助主廚及副廚烹調、盛裝菜餚、場地佈置,到用餐完畢、清洗鍋具,一切都井然有序進行著,成就感油然而生,不僅胃滿足了,心也充滿能量和力量。
     
     
     
     
     
    • 團膳組義工合力將使用過後菜盤洗淨
    阿里山上雲霧繚繞,映入眼簾的總是山林蓊鬱,夜晚,仰望夜空閃爍星星,真的是都市生活的人,洗滌心靈的幽境。

    在這次兩天一夜的行程,看到許多居民們的純真的快樂,縱使生活可能不富裕,臉上依然掛著笑容,也讓我重新審視自己是否太重視物質生活。

    而我,只需要帶一個睡袋和一副碗筷,就能得到心靈的釋放,我想:自己這趟的收穫,真的遠比付出的多很多。

    兩天的時間過得很快,特別是因為有車隊015車王金松大哥,及淑燕姐一路上親切的叮嚀和照顧,及秦舜瑛大姐帶領我們如何盡職廚房義工,還有同車的瑜安兩天的陪伴,都是一番歷久彌新的人情。

    我們下山了,回到各自的家庭與工作崗位,新美、特富野、里佳、草山,依然安逸地座落在深山,一切感覺是如此奇妙,所有的回憶是如此美好,這些悸動已在心中萌芽,也期許自己能持續秉持這些信念,繼續向更溫馨的未來邁進。(完)
     
     
     
     

  •               

    • 謝雅雯護理師(左一)、 潘逸軒護理師(右二) 、孫聖峰護理師(右一)   協助藥局賴怡柔藥師(左二)配藥

     

    一聲謝謝 最甜美的回憶

    謝雅雯/護理師

     

    透過朋友的介紹,得知路竹會的義診活動,我也持續關注路竹的活動訊息。經過數次無緣的梯次後,這次幸運地以護理師義工身分參加。即使是微薄之力,也能貢獻社會,參與醫療團志工是我的目標之一,希望可發揮所學,達到幫助他人獲得健康。

    一開始總抱著忐忑不安的心,不了解義診的實際操作過程。有別於城市裡,白色巨塔下豐富的醫療資源,在醫療匱乏的山區,是否也能發揮專業,提供民眾正確的醫療知識,心中不斷有問號。

    不過我的擔心似乎多慮了,同行的義工夥伴,大多是第一次參與,彼此在義診中建立起默契,同行的醫療團隊有醫師、牙醫師、護理師、醫檢師、藥師、醫學生,大家各司其職,順利完成每次的任務。
     
       
      
    • 杜佳琦醫師(右)看診中  謝雅雯護理師(左)協助醫師

    同行中的伴讀志工們,陪伴孩童閱讀、遊戲,減緩孩子們對醫療的緊張感;還有團膳志工們的精湛廚藝,掌握著一夥人的三餐,烹調出一道道美味的飯菜香;義剪志工打理部落居民的儀容健康,使居民們神清氣爽。

    我覺得最辛苦的是車隊志工大哥們,犧牲睡眠、忍受暈車的不適,行駛過無數個髮夾彎,直朝部落前進,只為了將一群志工伙伴們、醫療資源安全送上山。

    我想,來此的每一位志工夥伴,即使犧牲美好的假期,發揮一己之力,讓此次的義診更具意義。
     
     
    • 謝雅雯護理師(左)詢問 賴怡柔藥師(右)藥單
      
    在短短的兩天一夜裡,心中的焦慮從起初的不安,隨著活動的進行逐漸釋懷。來看診的居民大多是年長者,身體也因年紀的退化而行動不便,看著來路的顛簸路程與蜿蜒的山路,讓居民們就醫不方便。可想而知,住在城市的我們是多麼的幸福,應更加珍惜寶貴的醫療資源。

    義診的過程中,除了解並學習醫師對疾病的診療方式,護理師能發揮最常做的護理指導、給藥,從中了解居民的用藥情形、飲食習慣、以及病患對疾病的了解程度度,適時提供民眾緩解身體不適,及促進健康的方法。

    看著居民們帶著笑容離開,一聲「謝謝」,成為了最甜美的回饋。即使過了一個禮拜,看著攝影志工夥伴拍攝的照片,記錄當時的點滴,心中仍滿是悸動,回憶縈繞在心。

        謝謝這次的義診活動,好像又找回自己踏入醫療的初衷。未來有機會,也希望可以跟隨路竹會到國外義診,將更多的醫療資源分享給需要的人民。(完)
     
     
     

  • To serve and to love杜佳琦/醫師

              

    • 新美部落看診 

    To serve and to love

    杜佳琦/醫師

     

    還記得出發前一晚,與朋友聚會,拖著行李箱,裡面裝睡袋跟鋪地的毯子,朋友們看了說,「上班看診還看不夠啊?假日還要去義診,又那麼遠。」也有人質疑,「半夜三點出發、還要睡地上,這甚麼行程?你不累啊?」

    對第一次參加路竹會的我,還留有前一週出國後,時差的疲累,也不禁問自己,「對啊,為什麼不在家睡覺?還要跑到中央山脈的另一邊?」 心中不斷吶喊。

    不過,到了台灣大學的集合地點,看到愈來愈多的夥伴聚集、有秩序的報到、分配車輛,他們臉上沒有疲倦、只有笑容。有參加過的人見到彼此如見到久不見的好友、熱絡的關心著對方近況,宛如一場溫暖的同學會。腦中自我質問的聲音,也漸漸散去。
     
     
      
      
    • 特富野部落義診場地準備中
    「來了,就把該做的事做好。」我對自己這樣說,然後,便靜下來為此次的義診祈禱,希望一切平安順利。車隊就在凌晨3時,準時從台北出發。

    車隊一路南下,到阿里山的新美部落,已經天亮,一夜沒睡、車程又顛簸,有點像曾在醫院值班後的感覺,腦筋脹脹的,卻要馬上恢復清醒,直接上工。

    第一站是新美部落,從下車、準備場地、一直到真正開始上工,前後可能不到20分鐘。每個參加過的夥伴,都身手俐落,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也知道甚麼時間,該做甚麼事。

        義診過程相當有效率,讓團隊可以在最短的時間,服務到最多的人,這對幾十人的大團體來說,其實很不容易,但路竹會卻做得如飲水般自然,讓我感到非常驚艷。
     
     

    • 賴麗琴美髮師(右)為部落居民理髮中
      
    我負責的角色,其實在這幾年健保制度,及地方衛生單位巡迴醫療的普及,相對來說不再吃重。需要被診治,如慢性病、感冒等西醫病患人數,算起來比來剪髮的人數還少。

    山區醫療環境有進步,也是一件好消息。在看診檯旁等病人來看病外,若融入長照觀念病充分運用,也許未來的目標病患,可以放在走不出家門的臥床病人,讓醫師前往家中探視、或需要長期復健活動的病人,增加復健師的介入,也許會讓醫療端的服務,更多元與完整。

    最後,謝謝像魔術師的團膳組、像金剛般的車隊長們、如天使般的物資組、伴讀組、不曾鬆懈的剪髮、攝影、田野調查的志工夥伴,以及陣容堅強的醫療組,真的很謝謝你們。更謝謝路竹會的統籌,讓我有機會到新的地方去學習、去服務,去分享、去愛。 

    有機會再一起To serve and to love. :-)
     
     
     
     

  •              

    • 林易徵醫師(右)看診中

     

    中風老人曬陽光 屋簷下感動的風景

    林易徵/醫師

     

    早已耳聞路竹會義診活動,這次終於有機會報名,如願以償錄取。雖然,在義診的前幾天重感冒,但在凌晨,我仍托著疲憊的身軀前往台灣罷學校門前廣場集合。
     
     
    迎面而來的是車隊的談笑聲,車隊志工黃凱倫大哥,是我們這兩天的司機,帶著我們上山,深入山區小路的部落,是這個行程中默默守護我們的最大幫手。
     
       
      
    • 林易徵醫師(右)看診中,尋找部落奶奶背部疼痛位置

    這兩天,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番路鄉草山村永興的居家訪視。村長吳政龍說,不遠處的檳榔園中,住著一戶人家,家中的長輩已經中風10年,足不出戶。

    聽說,前幾天長者曾發燒就醫,回到家中休養。村長說,爺爺非常討厭看醫生,於是,在車隊志工號召下,立即組織成居家關懷團隊,我們一行人,包括司機張業宇大哥、田野紀錄大哥、護理師孫聖峰和實習醫師劉佳,跟隨著外號稱「黑龍」的吳村長家訪。

    經過崎嶇山路,來到爺爺的家,是簡陋的一層房屋,外頭堆著許多雜物。進去堂廳,供奉著祖先和神明,兩邊側門進入,拐個九十度的大彎,才是爺爺居住的小房間。
     

    • 林易徵醫師(左)、孫聖峰護理師(右)、劉佳醫學生(右後),協助中風的爺爺久違的曬太陽
      
    小房間是舊式的訂製木床,底下有尿壺和嚴重的悶騷味。房裏,只有一個對外的小窗,但陽光照不進來。
    爺爺躺在床上,蓋著厚厚的棉被, 頸間是食物殘渣,爬滿了螞蟻,還有幾個紅腫的傷口,被密密麻麻的黑點覆蓋。
    我先評估了爺爺的意識尚可回話,四肢可以舉高,超過軀幹,但軀幹沒有力氣可以翻身。他已經好幾年沒離開這張床了,連吃東西都躺著。婆婆說,都是她在照顧爺爺,雖然有一個兒子,但很少幫忙。婆婆年歲已高,早就沒有力氣搬動爺爺,只好走一步、算一步。
    我們醫療團隊先衛教基本的照顧觀念,中風後的病人,容易嗆到後感染肺炎,所以,我要婆婆一定要小心餵食,讓爺爺躺高一點,小心不要嗆到。
     
     
    • 林易徵醫師(左)家訪部落爺爺中
       我們鼓勵爺爺多坐輪椅,於是,在旁邊的餐廳,把好幾年沒用的輪椅翻出來,由孫聖峰護理師與我,一起協助抱著爺爺到輪椅上。
     爺爺剛開始一直搖頭不要,似乎是怕麻煩我們。經由一再鼓勵,爺爺終於首肯。經過家裡重重的障礙物,總算出了大門,讓爺爺曬曬陽光。我們在屋簷下,握著爺爺的手,幫他清理身上的螞蟻和口水,護理師並且協助剪指甲、量體溫、測量血壓。

    雖然台灣醫療先進,但在偏遠的山區,還是需要投入很多家訪和長照資源,我們單次的家訪,可能改變不了什麼,但希望藉由更多人看到更多這樣的處境,能夠投入更多的想法和資源,一起解決長期照顧的問題。

  •             

    • 蕭雅文醫學生(右)詢問病患身體狀況

     

    偷學撇步 期盼成為小鎮醫師的心情

    蕭雅文 /醫學生

     

    大學一年級時,學校曾請一名路竹會田野調查志工,演講分享在路竹會的點滴。我很欣賞、認同路竹會「把健康送上山」的理念,演講一結束,就立刻上網註冊會員,期待日後能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常嚷嚷著想當小鎮醫生,在醫療不充足的地方,貢獻一己之力,但對於偏鄉醫療卻不是那麼了解。

    幸運地,我成功報名義診活動,想多了解偏鄉醫療,包括,居民疾病型態、就醫習慣、用藥習慣、義診型態、最近距離的大醫院要花多久車程,也想多了解同樣生活在台灣這塊美麗土地,各地區居民的生活,職業、生活型態、生命觀、相處模式,義診報名成功,覺得離自己的夢想又更近了一步。
     
     
       
       
    • 蕭雅文醫學生(後左1)、曾楚喬醫學生(後左2)、李智堯醫學生(後右1)見習杜佳琦醫師(前)看診

    目前,我是大學五年級見習醫學生,平常在醫院見習時,大多是跟在醫師、學長姊後面,看他們做些什麼,學習怎麼樣診斷、治療。這次是第一次跟路竹會上山,看到了很多和都市醫院不一樣的事情。
     
       4月14日,行程前一晚的小插曲。爸爸問我,知道是去阿里山的哪裡義診嗎?我回說,不知道耶!話一說完,爸爸整個臉都垮了,又陸續追問一些問題,面露擔心。我趕快上網開路竹會的網站、瞭解相關報導,試圖減少他們的擔憂,弟弟在一旁也幫忙表示,老師上課時有講過、課本也有提過路竹會,請他們放心。(所以,年輕一代應該很多人都聽過路竹會?) 不知道爸媽的擔心是否因此少了一點,但經過他們那一問,我變得有點緊張。
     
     
     
     
    • 醫療車各醫療站準備架設中
      
    4月15日清晨5時50分,嘉義的集合點。看到車隊志工吳建勳大哥的車子、認識義工大哥大姐後,比較不緊張了。一旁的統一便利超商,窗台堆了些睡袋,睡袋旁站了幾位年紀和我相仿的年輕人,醫學生曾楚喬、李智堯、護理師孫聖峰。
    在等台北車隊下來時,我們聊著彼此的學校,認識不同學校、不同科系的制度設計,成為朋友。

      牙科口腔巡迴義診車抵達,象徵行程的開始,車隊義工大哥們,紛紛把車隊號碼牌貼在車上,名牌、行程表、工作分配表被依序發下。這次,是我第一次看到醫療義診車,內心無限激動、興奮,也偷偷拍了義診車的照片傳給爸媽,讓他們安心。
    環顧四周,10多輛車的車隊,配上兩輛醫療車,感覺滿奇妙地,這麼多車、這麼多人,大家都放棄假日在家休息的時間,帶著資源、懷著一顆分享的心,上山。 
     
     
    • 義工合力將物資車醫藥用品搬運至看診地點
    一到目的地新美部落,大家下車、幫忙卸貨、搬東西後,便開始各司其職。醫療、田調、伴讀、義剪、廚房、物資組,各組都在最快的時間內,將一切打理好,準備接下來的服務。
    醫療車伸出側板,搖身一變就是診療台、藥局、檢驗室,把椅子、壓舌板等備好後,我們就開張囉。
    在一旁看著學長姐看診、開藥,希望自己儘快提升能力,將來也還要再度參加類似的義診活動。

      不像在醫院中有各種分科,義診是每一科都可能給予診治,來看診的居民,主訴大多是感冒、頭痛、腳痛、手痛、皮膚紅腫等等。
    在醫院,電腦一點,大都會知道病人在服用哪些藥物,在這裡,必須請病人回家拿藥單來看、或是聽病人敘述藥的長相。
    超級佩服方若漪醫師、杜佳琦醫師。學姊們連藥單都不用,一看藥物長相,就知道是哪種藥,還能告訴我們,這個藥大概是哪家藥廠的、目前醫院常開的藥大概有哪些。
    我們醫學生們沒事時,就會湊過去藥局那裡、認識藥品、看看藥物的使用說明,多少學一些,希望有朝一日,能像學姊一樣厲害。
      
     
    • 醫師與醫學生護理師合照
     
    每到一個部落,義工大哥大姊們,會去打聽哪家人不方便出門看診,再請醫師們出診去居家訪視。我有幸跟到一次居家訪視,雖然,那次要看診的阿嬤,剛好也出門前往義診點,不在家,但有這機會在美麗的部落中走走、欣賞山景、看看不同的生活模式,也覺得非常棒。
     
    回義診點後,聽學長姐說,出診遇到了恙蟲病。雖然沒看到病人,但在聽學長姐們討論藥物時,也默默地吸收些知識,更感謝劉佳學姐,趁機教我們恙蟲病的特性、治療、防範方式。提早發現部落的醫療問題,這或許就是義診可貴之處。如果沒有這趟義診,或許恙蟲還會再困擾那家人一段時間,也或許會再感染更多人。

       最後一站,嘉義縣番路鄉草山村,在比較半山腰的位置,來看診的居民有些是手部不舒服,甚至有傷口。這些症狀和他們的工作有關,草山村的檳榔行業盛行,阿姨們的工作是採摘、販賣檳榔。要從源頭解決她們手的問題,工作量的減少是必然的。
     
    但,減少工作量,下一個要解決的便是經濟問題。當健康問題遇上經濟壓力,無奈又難解,看著阿姨們拿著舒緩症狀的藥物回家,心理默默祈禱政府能早日協助她們轉行、也希望戒治檳榔的宣導更有效,減少檳榔需求量,畢竟檳榔是口腔癌的最主要致癌風險。
      
     
    • 等候看診的部落爺爺奶奶們
       很喜歡這次的義診經驗,不僅增長醫學學習知識、了解不同地區的生活方式,更高興的是有這機會能認識路竹會、認識各行各業的夥伴,甚至交到不少朋友。

    十分佩服車隊義工大哥們的開車技術,有些路段真的看了就怕,感謝大哥們總能撐起精神,將大家安全、準時的送到定點。也謝謝廚房組的大哥大姐們,這兩天伙食都超棒的。
      
       希望以後也能在額滿前,成功報名。在下次參加之前,我會好好學習,增進自己的能力,期望下次能幫到更多忙
     
     
     
      

  •           

    • 劉佳醫學生(右) 詢問部落孩童身體狀況

     

    星空下 藍色部落的螢火蟲之旅

    劉佳 /醫學生

     

    我關注路竹會的消息已經有兩、三年了,這回,阿里山義診日,正好與休假不謀而合。

    醫學生的實習地點,幾乎都在大醫院,習慣了豐沛的醫療資源,我實在好奇,當沒有滿滿X光、電腦斷層及完整的實驗室檢查時,醫生能做些什麼?單次的義診真的能幫助到對醫療有長期需求的民眾嗎?興奮好奇下報名,開啟一個美麗的週末。

    凌晨台北的集合地點仍舊忙碌,便利商店的店員、開著貨車的司機忙著整理貨品,過去不曾注意過夜裡的城市,竟如此繁忙。走著走著,和我一樣背著睡袋的女孩相遇、相認,哦!原來我們的周末計畫一模一樣。
     
     
     
      
      
    • 車輛前往部落的路途狀況

    順利完成這次的義診任務,需要許多人的成全,其中最令人欽佩的是車隊志工,長長的車隊,在凌晨3時出發,駛向阿里山的目的地。兩天裡,無論是高速公路還是蜿蜒山路,駕駛大哥的技術,總是令人安心,又常常睡得香甜。
    團膳志工在深山裡,烹煮變化出份量十足、營養均衡又味道滿分的三餐,讓人食量倍增,體力、精力也補充到滿點。
        護理師們十項全能,從協助看診、協助藥局發藥,到聊起醫院生活的點滴,跟在醫院裡一樣,醫師與護理師,是最重要的工作夥伴。原本不相識的人們很快地培養默契,每到一個定點,便快速地展開、「變形金剛」般的義診車,開始醫療服務。
     
    參加義診的醫師,是母校熱情的學姐,及目前在同一間醫院服務的熱血學長,有種他鄉遇故知的熟悉感,讓我拋下害羞的心情。
     
     
     

    • 林易徵醫師(右)看診  劉佳醫學生(中) 見習中
      
    學長、學姊們,有許多看診經驗,除以藥物處置所遇到的病患健康問題,也詢問病史、就醫用藥狀況,給予民眾長期保養的醫療建議,在接觸中,盡其所能,促進居民健康。
     
    我在居家訪視的過程中,深刻體會交通造成的醫療及照護困境,位於番路鄉草山村,中風10後,長期臥床的爺爺,只由太太單獨照料,神經內科的醫師學長,評估發現爺爺的肌力,足以支撐身體,離開床舖,坐上輪椅。
     
    雖然,爺爺一開始不願意,但經一番溝通後,終於答應嘗試到室外,透氣半個小時。欣喜之餘,也有點擔心,之後,奶奶有力氣自己帶爺爺出來嗎?一次的機緣能帶來多少改變呢?
     
    不管幾歲,我都還是喜歡靜靜看著層層的山巒、一波一波的海浪,或是透明澄澈的湖水,把心歸零,享受當下。
     
      
     
    • 第一天夜晚住宿地方-里佳路落
     
    夜診結束後,阿里山鄉號稱「藍色部落」的里佳賞螢、賞星之旅,周圍都被閃閃發光的螢火蟲環繞,讓人貪心地捨不得離去。
     
    有時,感嘆醫學之路越走越專精、也越窄,認識的人都是醫療人員。但也正因為學醫的契機,讓我們有機會與各式樣的人,產生緣分,聽人的故事,也對自己生長的土地,有更深刻的瞭解。
     
     
      

  •             

    • 團膳組義工正在將菜處理過後給主廚料理

     

    我們是同鄉 一起品嚐飯菜香 

    楊壽蘭 / 義工

     

    清晨4時的台中魚市場,下起小雨,對第一次參與義診的我,更增添忐忑不安的心情。

    這次義診,同行共5人,一起等著從台北南下的車隊。我搭乘了車隊志工張照徵大哥的車輛,可能是清晨起床的疲累,車內的空氣有些凝結,低頭看了名單,被分派到廚房組。

    出發前,我跟朋友討論到,如果是伴讀的話,我要當孩子王!這次分配廚房組也滿好的,因為我很喜歡切菜,哈哈!

    車上的無線電,傳來一陣陣的對講聲,有提醒路況「小龜通過!小龜通過!」「路邊有幾隻螞蟻,請小心!」及互相調侃「洞拐、洞拐,你要睡著了嗎?」。

    不一會兒,慌亂且吵雜的無線電更是傳來「牙科車的輪子掉到水溝裡了!」「車子有五噸半!」「拉得起來嗎?」「可能要請吊車了!」車隊志工大哥們,互相確認人員安全及解決方法後,恢復了原本的步調。
     
     
     
      
      
    • 團膳組義工辛苦後的結晶

    此時心中浮現,「愈是艱難時愈樂觀」等各種人生道理,山路上的坑坑洞洞,一路車程也很遙遠,願意犧牲個人時間與心力,前往義診的夥伴,感覺真的很棒。

    廚房組,上工啦!在群山環繞,飄霧茫茫的地方,清洗著每一樣鍋具,嗯,真的是辦桌才會出現的大型鍋具、餐盤、餐夾,洗著自己下廚一個月都不會煮到的菜量。
    一邊洗,一邊大姐還盯著:「這是募集來的菜,請不要浪費!」溫馨小提醒,如果你是廚房組的成員,請直接穿著防水拖鞋來,鞋子與襪子老早就在旁邊晾了啦!哈哈!臉也會被噴濕,合照前記得先擦眼鏡!

    開動!大鍋菜之所以好吃,就是伴隨的開心的感覺,60幾人卸下手邊的工作與疲憊,聚在同一個穿廊,隨著排隊隊伍前進。我告訴朋友說:「欸,那個蘿蔔是我切的,多喝一點喔!」第二天中餐說:「豆乾都是我切的喔!哈哈」旁邊聽到的人都笑了,讓我覺得好害羞。

     
    • 團膳組義工正在將上山的菜清潔整理
     
     
     
    在路竹會擔任團膳組志工,會學到好多種切菜的刀法,只要肯學肯做,大哥大姐願意教,大家更像是待命中的小小兵。例如主廚的一句:要調醬料,就會看到一群人七手八腳有些慌亂的準備,團膳組的使命,就是餵飽各組別的大家,是堅強的補給部隊。

    我們是第一次見面、第一次共同做事,雖然一開始沒有太明確的組織派工,卻相當有默契地完成每一餐。每個人都在大家完食後,俐落的收集清洗餐具,大哥們熟稔地將廚具搬上車,笑聲與閒聊並進,手邊依舊沒停著。

    感謝廚房團膳組的夥伴,這兩日來的照顧!同鄉的大姐說:「我們是同香的!」舉起雙手,聞到的是相同的飯菜味。:)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本網站由 <a href=" http://www.gogotdi.com/" target="_blank">gogotdi.堂朝數位整合有限公司</a>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