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路竹會
本日到訪人數:220
累積到訪人數:14260054
目前所在位置:首頁 > 義診足跡 > 義診報導
日期查詢: ~

  • 在彼此的天堂 原來在仙境一半氧氣就夠

     

    王長春 / 義工

     
    第一眼看到路竹會帽子上的英文Time for Taiwan to feed back its love to the world.讓我感觸非常深。小時候,我曾在部落裡長大,印象裡,在那生活困頓、醫療貧瘠沒有健保的年代裡,看病是奢侈的。
     
    依稀記得,每隔段時間,部落的集會所就聚集了穿著制服的醫生、護士、外國人還有修女。那時候,不知道什麼是義診,只知道看病可以不用錢,還有過年才吃的到的糖果可吃。長大後我才知道,原來,這就是愛與責任的延續。
     
    我很感謝那些曾經幫助過我的人,現在我有能力,是該幫助人家了。這群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地區、不同年齡的夥伴,他們放下過去的自己,從零開始,就是要將無私奉獻的精神傳遞下去。
     
    • 把愛傳出台灣,讓世界有需要的人們都可以獲得醫療的支援與幫助。
     
    跟著路竹會的夥伴,深入中國大陸青海內地,我才發現自己是渺小的,步入偏鄉部落我才體會到自己是幸福的。
     
    因文化的不同、醫療的缺乏,突顯義診與交流的重要性,在都市生活中難以想像的情境,在這裡卻是生活的一部份。走過這次青海義診,反思自己的生活,都市資源不虞匱乏,比起世界的某些角落,我們相對奢侈,讓人省思應更珍惜所擁有的幸福。
     
    人雖生而平等,但客觀環境卻不盡然,在高海拔偏遠的青藏高原雖有優美壯麗的景色,卻難以隱藏貧窮差距的事實。在生死皆有命的世界裡,我們只是試著去幫一點忙。能夠盡力幫助他人,並不代表我們有多厲害,只是我們的環境,資源較容易取得。
     
    雖然,短暫的醫療服務只能解燃眉之急,而醫療隊離開後,才是居民真正生活的開始。但這樣助人的能量是會散播種子的,更重要的是這份精神綿延下去。
     
    過往的旅程我總是搜尋著好玩的景點,挑選著精緻的旅店,饞食著在地的美食,在什麼都不缺的舒適圈裡,有著物質的享受與心理的滿足,但卻缺少了感動。
     
    此行,最感動的是那份單純的付出。這群醫生、護理師、志工與醫療團隊,選擇放下工作,放下休息時間,前往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只為了去幫助別人。而事前的整備、協調、採購、募集等龐大繁瑣的後勤作業流程,更是在幾月前即開始啟動。
     
     
    • 醫師與護理師們,正在討論完整的手術計畫,提出完整的治療方案。
     
    行前,我曾擔心自己能為團隊做什麼,也憂慮自己身體是否可以適應高海拔的山區環境。行後,我才發現,什麼都不用擔心,帶著一顆心就好。確實,一切都在潛移默化中循序進行著。
     
    You don’t have to be great to start. You have to start to be great.
    也許一個人要勇敢,必須先感受害怕。青海,在這氧氣濃度不比平常,連呼吸都顯得困難,卻也是到了哪兒,才知道天地可以如此接近,原來在仙境,一半的氧氣就已足夠。
     
    我在這裡見識到許多不同的風貌,當地的居民有著基本功能的房子,遮風避雨沒特別裝飾,也談不上舒適。取暖用的是隨處可及的枯木,門前的大草原養著牛或羊,房內設施較樸素,顯得空蕩,但就這樣也足夠過一生。
     
     
    • 天遼地闊的青海高原,讓人們心思不再侷限在世間的小紛爭中。
     
    我看,他們什麼都沒有,卻什麼都擁有。他們看我們,覺得我們什麼都有了,但我們自己卻覺得什麼都沒有。你的天堂,我的夢想,原來,我們都在彼此的夢想裡。
     
    我們遇見了玩耍的小孩,給他們糖果,他們開心的吃著糖果走了。你還記得何時因為一顆糖果而覺得心滿意足呢。原來,在世界的某一角落,有人就這麼簡單的生活著。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可以在近半百之年,重新審視一次生命。如果,你想要有不一樣的收穫,你就必須有不一樣的付出。 這趟的收穫,遠比付出的多很多。透過每一雙感謝的眼神,和一抹純真的微笑,都一再地治癒了這趟旅程的身心疲憊,並飽滿了生命經歷的廣闊。
     
     
    • 醫師關切著民眾的身體狀況,提供最即時的援助。
     
    有時候,我們依著自己的想像,企圖滿足義務服務時,事實上,是在地生活的人,以他們的知命、豁達與熱忱,滿足到訪的我們。義診也是在治療自己, 短暫的離開舒適圈,卻獲得更多的人生體驗。
     
    這趟旅程,碰撞、觸動了生命的多種可能性,出去走走,感受世界的律動,讓心重新活起來。
     
     

     

  • 儘管蚊蟲叮咬 義診行程卻無限美妙

     

    謝育航 / 醫學生

     
    當我接到路竹會通知,說我已經完成355梯次的高雄和屏東的醫療團隊義診註冊報名,我非常的興奮。
     
    前一天,我必須留在台北的一家青年旅館,以便在於凌晨2時45分在台灣大學門口與大家集合,因為,當時桃園到台北沒有交通工具。 很有趣的事是,我拿到我的通知單和名牌,我的頭銜是醫學生和見習醫生。
     
    在我們到達第一個目的地的路上,我大多數時間都在睡覺,因為我住在青年旅館,前一晚沒有睡好。當我們到達位於深山的第一個部落時,由於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義診,所以我不知道應該做什麼,於是我開始向我所遇見到的人介紹自己,並儘可能地幫助群組的夥伴。
     
     
    • 不分晝夜,路竹會總是會「將健康送上山」,哪裡有需求,我們就前進到哪裡。
     
    在第一天的早晨,有很多年長的原住民來看診,大多數是有坐骨神經疼痛,和許多其他小問題,包括皮膚過敏。
     
    在隨後的部落訪問與調查,我意識到大多數山區農村患者,因為大多數在農場工作,他們的問題都與肌肉骨骼有關。儘管我很累,但由於很高興與興奮,因此,精神奕奕戰勝了身體的疲勞。
     
    我對台灣路竹會的義診組織感到驚訝,因為在這次行程中,有醫生、牙醫、藥劑師、醫檢師、中醫師,護理師、牙醫助理,甚至有髮型設計師,社工,車隊志工、和膳食組志工。
     
    • 使用針灸幫助民眾恢復健康。
     
    除提供醫療服務外,路竹會還提供衣服物資,理髮,衛生教育課程,及兒童閱讀伴讀課程。我很驚訝,這個慈善組織提供從年幼至老年長輩,全人的照顧,甚至也包括居家訪視與關懷。
     
    路竹會成員,每個人都非常熱衷於自己的奉獻與服務。除提供原住民醫療資源,這次行程讓我感覺是一個很棒的戶外體驗。
     
    當沒有病人時,我走進了部落,看到每個山村的美麗,如鳳梨農場,芒果樹,檳榔樹,不同原住民的語言和文化。與城市相比,山裡的空氣清新,村民們非常友善,不知何故,我覺得在義診過程,食物也變好吃多了。
     
    當然,廚房準備的食物,讓我每次都感到吃驚,因為不僅非常美味,且色香味俱全,讓人第一眼看起來非常開胃。
     
    但是,我發現,在政府的支持下,大部分原住民落的的生活水平已經達到一定的水準。其他曾參加國際醫療團隊的志工與我分享,台灣原住民與其他國家相比,台灣的生活品質要好得多。這個分享經驗,也促使我想參與路竹會的國際醫療服務。
     
    • 路竹會總是盡力提供滿足當地的需求。
     
    在這次義診行程的最後一天,正在大家彼此逐漸熟悉之際,我覺得時間過得很快,儘管被蚊蟲叮咬,缺乏睡眠和疲倦,但這個旅程感覺難以形容的好,這次真的是很棒的旅程。
     
    我知道這是我的第一次義診之旅,但我也知道,這不會是我最後一次參加路竹會的醫療團隊。真的很感謝路竹會給這次機會參加義診。
     

     

  • 志工熱情不減 花東部落街友變型男

     

    黃培維 / 醫師

     
    凌晨三時,當大家都還在熟睡時,台灣大學校門口卻聚集著一群熱血沸騰的志工夥伴,準備前往花東偏鄉義診,每個人都十分熱情興奮,臉上看不到一絲疲累,時間一到,浩浩蕩蕩的車隊便井然有序的上路。
     
    這是我第一次參與路竹會的活動,相較於學生時期的醫療社團,路竹會的分工、紀律及熱情令人印象深刻。車隊志工大哥有效率且平穩的駕駛、廚房夥伴辛勤的烹飪、剪髮大姐們專業的理髮、掛號及物資的籌備、醫療人員的看診、檢驗、發藥等,整個團隊沒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維持整個團隊的運作。
     
     
    • 醫師正緩解居民的各種病痛問題。
     
    雖然部落居民生病,還是需要到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處置.然而,路竹會的提供義診卻是居民最欠缺的醫療服務,每個村落距離醫院往往都是幾個小時的車程,就醫十分不便,不禁讓人感嘆城鄉醫療水平的差距。假如我有機會能再次獲得義診的機會,一定要多帶些檢查器具,在短短的義診期間,為居民多做一些處置。
     
    義診的過程,相較於牙醫師、中醫師及理髮師所提供的立即性協助,身為醫師的我們能做的其實不多,面對居民普遍罹患慢性病,包括視網膜疾病、肝臟病、心臟病及痛風等,短期的藥物控制根本無法完全改善症狀,我們能提供的只有衛教及短期的藥物緩解。
     
     
    • 孩子正安靜的接受義工剪髮師的精心設計中。
     
    在這三天兩夜中,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在台東縣長濱鄉南溪部落,有一位蓬頭垢面的流浪漢來看診,經過物資組給予衣物,及理髮大姐的整理儀容,他整個人瞬間俐落起來,成為一位有活力的型男。
     
    醫療服務方面也不遑多讓,流浪漢在經過中醫的針灸推拿,右上臂的痠麻感也改善許多,牙醫師對他整體清潔口腔,看到他開心的笑容,頓時覺得路竹會所做的事情很偉大,希望之後能有機會繼續參與這樣的活動,回饋社會。
     

     

  • 感恩前輩無私分享 盼時時保有行醫初衷

     

    顏廷聿 / 醫學生

     
    清晨2時45分,台灣大學校門口,排滿了十幾輛小客車還有幾輛大貨車。啊,原來是要大車隊一起上山啊,這是路竹會給我的第一個印象。
     
    我第一次參加路竹會的義診, 然而並不是第一次到山上義診。以前在學校的時候,就參加過山地服務隊義診,主要是自己很喜歡山及原住民文化,而且是一直在尋找自己在醫療這條路的動力與目標。
    • 掛上路竹會的布條,讓民眾知道活動開始囉!!
    會來參與這次的出隊,也是因為臨床見習後,又有點迷失方向,想要再找回一點初衷。我同時也很好奇,來參與義診的醫療人員們都是帶著怎麼樣的心情來到這裡呢?為什麼願意在忙碌的生活中,撥出一個週末上山義診呢?是否能找到我能學習的典及人生的方向?
     
    在學校的時候參與的義診,因還未踏入臨床,能做的頂多是協助醫療人員的行政業務,並和前輩們聊聊上山服務的意義與價值。但這次的義診,因已進入臨床見習,有基本的問診和理學檢查的能力,還有臨床思考的能力,所以在這次的出隊中,看著學長們看病,更能了解到在山上的義診醫療究竟如何進行,大多是怎麼樣的病人,山上醫療的極限在哪。
     
    以前我所認識的偏鄉醫療,是將簡易的醫療設備帶到山上,給予基礎的問診及身體評估,從沒有想到原來我們能做的事更多。
     
    我也爭取機會在學長們的監督下,自己親自問診並處置來看診的病人。在過程中,了解到偏鄉義診無法為病人解決慢性疾病的問題,很多大環境的問題也不是我們可施力的。
     
    我思考這樣的花時間花精力上山,到底能為居民做什麼?但我相信,義診的價值,在於提供偏鄉地區更多就醫機會。或許無法解決慢性病問題,卻能在當下解決居民的肌肉痠痛或感冒症狀等不舒服。在醫療資源缺乏的山上,每次的義診,都是給居民多一次醫療機會。
     
    • 義工正為民眾進行看診前的前置作業中。
    這次總共4個診次,有兩場義診幾乎沒有人。但對我來說,和團隊中來自四面八方的醫療人員、協助食衣住行的義工們聊天交流,也是很珍貴的收穫。這次以醫學生的身分和大家一起上山,我們實質的功能有限,但是能有這機會真的很幸運。
     
    很感謝路竹會的前輩們,願意和醫學生分享許多的經驗、心得、觀點、態度。期許自己未來更有能力奉獻台灣偏鄉地區醫療,並也有機會到國外看看,希望自己一直保有這個初衷,在行醫的路上更有動力學習成長。
     
     

     

  • 走入山頭另一端世界 體會分享的精神

     

    呂淑鳴 / 義工

     
    期待已久的義診很開心順利的出發,因為去年報名了,但因颱風攪局取消義診行程。今年終於報名成功了。
     
    由於必須深夜二時許集合,深怕自已起不來,因此,一整夜睡不好,其實,我心中還有個念頭想著,幹嘛休假不好好在家休息。
     
    集合完畢,分配好車子就準備上山去,很感謝駕駛們的辛勞,在一路的崎嶇讓我們順利上山。一到定點,大家開始忙碌著在分配工作的崗位上忙碌。
    • 快快快,路竹會的義診活動即將展開。
     
    因為我沒任何的護理背景,所以我被分配到團膳組,幫著前輩們準備著前置作業的食材備菜。一切完畢後,趁著休息的空檔在各醫療站去接觸人群,因為,我這次參加義診很想了解當地們的人們生活,與我們平地的不同。
     
    參與過義診後,我覺得我們很幸福,因為當我們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可能走出去巷口就會有間診所,或坐個半小時的車就能夠有一間大醫院,但部落居民卻要跋山涉水才能就醫,或等待著像這樣的巡迴醫療的到來。
     
    我在物資組看見部落居民很滿足的拿著捐贈的物資,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5歲的孩童手上拿著2顆糖果,我們只是隨口問他可以請我一顆嗎?他毫不猶豫的說「好啊!」讓我覺得滿感動的,他們不吝於分享,只是很單純的給予,不會想到自己因此減少所擁有的,這樣的分享精神,令人感到反思。
    • 孩子們天真的探索著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總是那麼純真。
     
    以這次的義診,讓我看到台灣的另一個角落,景色很美,當地人的純樸,讓人心很靜。團隊們的默契,及每個人發揮一點點小小的力量,卻成就這麼有意義的活動,感謝路竹會讓我有這個機會去為這社會付出一點小小的心力。
     
     

     

  • 充滿芬多精的尖石 讓我愛上了義診

     

    謝淑如 / 護理師

     
    以前我所認識的偏鄉醫療,是將簡易的醫療設備帶到山上,給予基礎的問診及身體評估,從沒有想到原來我們能做的事更多。
     
    從西醫到中醫,仔細詢問病情、了解病史,檢驗設備的介入,更有公信力的數據,讓醫師的能精準的處置,一箱箱的充足藥物及設備,還有口腔巡迴義診車,所提供的不只是醫療,甚至有義剪服務及物資捐贈,我很佩服這些團隊不僅把醫療送至山區,更把愛心發揚光大。
     
    • 義工們分工合作的完成場地的設置,迫不急待要展開義診活動了。
     
    行前沒有說明會,僅靠e-mail通知集合地點及自備用物,將近70個人的工作團隊,多數的人都像我一樣是初次參加,難免覺得生疏,但我們有共同的目的,就是團結的做好這次偏鄉服務。
     
    沒有固定一人發號司令,大家能夠互相幫忙完成所有搬運工作、場地分配、結束後的整理,這些互助精神,是離開醫院才能感受到的溫暖,更是在繁忙的醫院裡看不見的人情味。
     
    義診服務中,每個人都有負責的項目,車隊大哥安全、安穩的將我們送到山上,團膳組三餐準備樸實卻美味的餐點,護理師安排每位居民看診順序維持現場流暢的秩序,藥師仔細的過目醫生處方並給予藥物衛教。
    • 醫生仔細的詢問民眾的狀況並觀察,希望提供最好的診治。
     
    義診的醫生互相討論著病況,給予適切的處置,藉由中西醫合併,能適時地會診,尋求更多層面的醫療諮詢,這些熱心及認真的醫療人員,是我從沒想過的。
     
    醫療真的不侷限於醫院,類似路竹會這樣的醫療團體,集結大家的力量能幫助更多的人,義診結束後,大家會互相討論病人狀況、分享在醫療院所的經驗,吸收其他夥伴不同的知識,提升自我成長。
     
    在部落陽光下裡,可以盡情吸收大自然充滿力量的芬多精,在純樸的居民身上,大家慢活,沒有都市的倉促,在這裡,腳步放慢,但做起事來不馬虎,我喜歡這樣的氛圍。
    • 給予每位民眾足夠的時間說明自己的身體狀況,醫師詳細的判斷民眾的症狀。
     
    同樣提供醫療服務,山上義診沒有在醫院的沉重壓力,以非營利為目的,發揮醫療人員初心的使命。謝謝有路竹會,讓我深入認識也愛上了偏鄉醫療,未來的日子還要與你們常相會。
     
     

     

  • 在嘉義阿里山 追逐前人的步伐

     

    劉姿妤 / 義工

     
    與其說義診是行善的活動,我反而認為這是一趟相互學習的旅程。不論是淨化自己內心或開闊視野見聞。感謝參與活動的醫療團隊、偉大的車隊、膳食組義工們及有緣被我們服務到的村民朋友。
     
    路竹會義診活動一直是我學生時期的生涯規劃清單裡,必要的行程之一,當按下網路報名按鍵申請參加後,滿心期待收到「報名成功」的回覆,可惜事與願違。我滿腔的熱血卻因為報名者人數太多而希望落空,當下有些失落,但更讓我好奇是什麼樣的團體,報名了還不見得會錄取?
     
    隨後我積極注意行程表及報名時間,這次終於成功報名到362梯次-嘉義阿里山義診,終於也追逐上這條匯集愛的路程。
     
    第一次帶著行囊,獨自搭上末班車前往台灣大學校門集合,一路上開始懷疑我的能力能幫助到什麼,也好奇路竹會的義診流程。
     
    義診行程及工作分配是報到後才領取的。凌晨3時,與一群熱血的夥伴南下,展開我的第一次「把健康送上山」義診。第一站-茶山部落,抵達目的時,迅速的佈置完義診環境,那神奇的默契是一個眼神或一聲呼喊,大家積極前來幫忙且動作到位,才過沒多久各個崗位都能運作。
    • 「把健康送上山」是路竹會的中心思想,我們持續不懈的進行著。
     
    我被分配到與家訪一組的「田野調查」,漫步在遠離塵囂的山林裡,我們到處尋找村長欲了解部落的居民健康及生活情形,並詢問需要到宅關心的村民。這是我頭一次看放山雞靈活的走跳在房屋外各角落,看到村民自給自足的生活環境及方式。
     
    家訪過程讓我感動的,是整個團隊散播溫暖的態度。即使是未知的路途,大家都很樂意抵達個案家,服務到村民。就算只有一位,也樂此不疲。
    • 義工陪著老婆婆散步,陪著她說說話,藉此瞭解她的需求,進而思考路竹會還能多做些什麼。
     
    醫師彎著腰試圖平視關心個案,親切問診並給予充裕的時間答覆家屬的疑問;車隊大哥及大姐穿梭在山中的羊腸小徑,不但技術好,無線電的互動充滿逗趣的互助精神。
     
    在義診最後一站來吉部落,佝僂著身驅,手持四腳拐緩慢前行的奶奶,在我攙扶她的同時突然與我我交談,我很意外的她竟然述說了她的家務事。而我的幫助可能微不足道,但奶奶的笑容給了我最大的能量。我能感受她需要的不多,僅是一時的陪伴或一位傾聽者而已。牙科團隊看著奶奶行動不便但又想看牙,一群人從車上衝下來替奶奶仔細檢查。
    • 義工們找出之前的病歷,持續追綜民眾的身體狀況。
     
    一個人的善念,僅是一顆熱血又善良的心;一群匯集愛的行動,成了溫暖的路竹會。有人說參加路竹會是會上癮的,我完全認同。這兩天看到義工們及醫療團隊犧牲自己的假日,辛苦完成把健康送上山的義診活動,不怕辛勞的服務,臉上永遠掛著笑容。未來有機會我願意一直參與下去,我會守著官網直到報名成功。謝謝所有緣份,讓我有機會追逐上路竹會不斷前行的前輩步伐。
     
     

     

  • 非洲烏干達義診 困難再也不是困難

     

    莊崇怡 / 醫師

     
    在我印象中的非洲國家,是窮困的、小孩們四肢瘦小、肚子圓滾滾,卻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能去拜訪。我認為自相當幸運,因為醫學系畢業,順利實習完並拿到執照,又再接受了一個月的急診訓練,有這些前提才讓我有這個機會去參與國際醫療組織路竹會,為世界做些貢獻。
     
    起初看到路竹會網站上的「非洲」義診地點,讓我感到興奮又害怕,但知道這5年住院醫師訓練階段是沒有機會去的,最後才鼓起勇氣報名參加。
     
    行前準備是在接受陳俞志醫師的口頭指導後,把重點放在熱帶醫學、寄生蟲、肺結核。也提前向路竹會瞭解去年的非洲藥單,研讀各種疾病的臨床用藥細節。
     
    大約在出發前幾個月,知道義診目的地是烏干達,便開始上網爬文,想認識他們的語言以方便溝通對談,但唯一認識到的單字是Matoke(當地主食,外型似小香蕉,口感似馬鈴薯,是一種澱粉類的香蕉 ,在烏干達水果是蒸熟的。)並且也去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查詢烏干達的盛行疾病,畢竟烏干達的盛行疾病和台灣是不同的,總是有備無患。
     
    • 現場滿滿的民眾等著這次的義診服務,我們用心的完成每一位的需求。 
     

    出發時,坐著高鐵到桃園機場與團員們會合,發現原來團員們幾乎大家都是資深大哥、大姊,一路上也開始默記他們的名字,希望之後作業不會叫錯,結果不小心還是叫錯了一次,因為嘴巴動的太快。 

    一到達烏干達機場,即面臨藥物要被扣押的處境,原本藥品管制局人員說,將會在第二天將藥品還給我們,結果卻是在最後要離開烏干達的前一天,甚至他們還想要把藥品全部扣留在烏干達。因此,我們接續在當地採購幾次藥物。
     
    第一天義診是在一個漁村,就在領隊王作仁醫師的領導下,開啟了烏干達醫療服務的序幕,如同會長在菲律賓義診的採訪影片中所說,「困難會一直存在,只是用不同形式,遇多了,有經驗,所以,困難對路竹會而言,已經不是困難了」。
     
    在這裡幾乎從頭至尾協助我的翻譯人員名叫Angel,她是當地眼科診所的一位護理師,沒有她的協助,我將甚麼都無法做。承認自己會說英文的病人極少,都是非常年輕的一代,甚至小學生。持續聽著Angel用地方語言與病人說話,我也漸漸地學會了一些「斯瓦希里語」,偶爾有幾次剛好Angel不在旁,我就至少能問些:「checz kluma(what’s your problem?);osesama?(vomit);odukana?(diarrhea);wakluma?(pain);where?(wa);mutwe?(head)等」。
     
    • 當地的醫生也投入這次的義診,承接起我們與當地民眾的溝通橋梁。
     
    當地有些醫生也來協助我們,包括骨科、婦產科、心臟外科醫師,及兩位年輕剛拿到執照的醫師。其中一位名叫Brian,空閒還教我們一句話nkwagala,意思是I love you,於是我們一群人便開始交流起兩地的語言。
     
    之後路竹會集體行動去便利商店,店家裡的人員還主動教了我oriocia(how are you)及jendi(thank you),之後時常都拿來用在與病人開始的對話,病人聽到後,總是會心的一笑。
     
    在烏干達的鄉村遇到的中年病人,大多都是背痛,下肢痠麻感;婦女是陰道搔癢及有惡臭分泌物,排尿疼痛;小兒是頭癬、體癬、拉肚子;由於當地盛行瘧疾,只要有頭痛、發燒、肌肉痠痛等類似感冒症狀,都不能排除瘧疾的可能,因此MRDT(對所有疑似瘧疾患者應用顯微鏡或瘧疾快速診斷檢測)測試就頻繁的派上用場,(辛苦檢驗師了)。當MRDT呈現陽性反應時,就像中了樂透一樣,心中雀躍的寫下瘧疾的治療用藥。
     
    有些疾病如瘧疾,雖然棘手可怕,但治療卻只是服藥3天即治癒,但不治療的死亡率卻是很高的。AIDS的病人數占許多,但由於我們的檢驗科機器也被藥品管制局扣押,幾乎所有檢驗都無法作,只能口頭詢問病人是否有愛滋等疾病。
     
    由於當地醫療資源匱乏,大於50歲的人不多,超過50歲的,在我們心中反而都是稱為老人,而非在台灣的中壯年。
     
    有幾次醫療的過程中,遇到自己不確定的疾病,便請教資深的王作仁醫師,都得到了很好的指導;骨科學姊廖醫師也協助我許多;另外,私底下我也會與另一位PGY魏醫師討論病人的狀況與處置。
     
    起初,給藥都是照過去書上所學,自己也堅持療程的完整性,但實在有困難,因為這些藥都是當地買的,第一次採購的藥,還包括許多當地醫師要求的針劑,這幾乎是我們不會給的。藥的種類與數量不多的前提下,療程的完整性被打折扣,但若給的抗生素太弱或天數不足,又會擔心造成抗藥性。
     
     
    • 醫生們正在仔細記錄下民眾的病歷,用現場的藥品達到最好的治療。 
     
    這當中我學習很多,在許藥師的提醒下,以病人順從性高的方式給予藥物;還有當地藥師、醫師表示,他們對於某些藥物的給藥方式不同,像是寄生蟲的藥,他們建議我們一次給五顆(500mg),但書上寫的是一次一顆,一天兩次(200mg),共三天。為了整個醫療作業的流暢性,妥協是難免的。
     
    此次的醫療服務雖然困難重重,或許又有些不可抵抗的政治因素,但總算順利完成,大家也已平安回到台灣。團員們都辛苦,特別是許藥師及藥局團隊,還有牙醫師們,每一顆牙都是紮紮實實握緊器械、使盡力氣才能拔出。
     
    • 醫師們都希望為這些孩子進行最好的治療。
     
    在醫療服務中,我獲得許多學習與成長,希望受益最多的是當地真正醫療貧困的民眾。這次行程前雖然積極作準備,也慶幸沒有拖累團隊,但我認為我的表現卻是可圈可點,每天結束義診都自我反省,希望明天能做得更好。
     
    我覺得很高興也很幸運,有這個機會加入充滿資深大哥、大姊的路竹會,非洲是我夢寐以求的地方,親身經歷並見到當地孩童們天真的笑容,那真的是能夠融化一切。
    • 許醫師與當地的孩子們,快樂的留下合影。
     
     

     

  • 義診初體驗受益多 行醫莫忘初衷

     

    蔡旻橋 / 醫學生

     
    還記得大學四年級在學校上課時,就一直關注路竹會國內外義診的活動,於是今年踏入大五醫院見習生活後,便馬上報名這次阿里山義診,也如願成行了。
     
    我在行前常常問自己,心情可以說是既期待卻又忐忑不安。才剛進醫院,總是被戲稱為路障,沒什麼實務經驗的見習生,在義診活動中,到底能幫上什麼忙呢?然而經過兩天,我想,我得到答案。
     
     
    • 來自不同行業的義工,在休假日都同心協力一起「把健康送上山」。
     
    從第一天的凌晨開始,看著台灣各地熱心的義工齊聚一堂,包括醫護人員、醫檢師、藥師、剪髮師、廚師等,及最辛苦的車隊志工們,大家都願意犧牲自己假日的休息時間,一同上山服務,我已非常感動。
     
    在阿里山區,我們前後分別造訪了茶山、新美、達邦及來吉部落,從還有部分漢人的茶山部落,漸漸往偏遠的山區前進,達邦與來吉部落幾乎是鄒族原住民,來到此處的幽靜,給人一種世外桃源、與世隔絕的感覺,卻也可明顯感受到此處就醫的困難、及醫療資源的相對匱乏。
     
    • 義工們有效率的分工,使義診活動迅速展開。
     
    路竹會義診團整體分工明確,有閒時大家互相幫忙,補足人手,從設站到場地復原都非常有效率,雖然許多人像我一樣是第一次參加的新手,上工後卻能馬上團結合作,大家有志一同的熱血,是培養默契的重要因素。
     
    這兩天,最令我感動的是,我不再被視為路障,在學長姐的耐心帶領下,我實際參與了第一線的問診過程,更獲得實務練習經驗,即便是最基礎的以水銀血壓計量血壓,用one touch測血糖,或縫線換藥,我都受益良多。
     
     
    • 仔細的並且小心的檢查,婆婆手上的狀況。
     
    我認為,義診讓我更貼近醫師的本質。白色巨塔中,會受行政規範或投資報酬束縛,容易逐漸失去對人的情感;然而,下鄉走近人群,才能深刻體會到人們真正的需要,也找到醫師的初衷,更充電疲憊的心靈。
     
    希望未來在醫院訓練後,漸漸能獨立作業,再繼續回到路竹會和大家一起為台灣偏鄉服務,將這個精神傳遞下去。謝謝路竹會給我這次機會,相信這次義診結束後,會是下一次旅程的開始。
     
     
  • 許多第一次開了眼界 部落之旅成長多

     

    戴素娟 / 義工

     
    我在9月15日16日第一次參加路竹會的阿里山義診活動,擔任車隊志工,第一次跟車,第一次走入這麼偏遠的部落。第一次兩天去四個部落參訪,第一次跟著大夥走入部落,有著人生太多的第一次,很感動。
     
    以前聽到路竹會在做公益,後來朋友引薦才發現,路竹會做的事情非常的多與廣,還到國外展開人道關懷與緊急救援。
     
    我們把大家安全送達目的地,看到大家下車後,井然有序的盡職分工合作,再看到部落的人們對我們的信任與問候,就知道深耕部落及落實的重要。每個參與者都很有愛,無私的奉獻,雖然路途遙遠,但一下車大家自動自發的分工,再累也感覺很輕鬆自在,看到大家做事情都有效率,讓我在這趟旅途中學習不少,也成長很多。
     
    • 孩子們正專心的聽著志工姐說故事。
     
    或許是我第一次參加,還不清楚所有的細節,但我相信,「把健康送上山」是非常有意義也是很正確的事。其實看到這幾個部落,有感動也有感觸,我當初以為偏遠部落會很缺物資,但我發現部落其實不是我想像的那樣,但缺的是一種陪伴與關懷。
     
    回家後,我想,停留一個部落的時間都只有兩三個小時,就必須往下一部落前進,如果我們能花更多的時間,是否能更深入了解他們的需求呢?我相信,日後我有時間也一定會多參與這樣的活動。
     
     
    • 師醫正透過觸診來瞭解民眾的病症,以做出完善的診治。
     
    之前唸書都知道要多行善多回饋社會,此時的我們有這機會能回饋,怎能不多走出來往前邁進呢?我很幸運能參與路竹會,也想把這份幸福推廣出去,下次有機會一定會揪好友們一起來參與,將善念發送台灣或國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本網站由 <a href=" http://www.gogotdi.com/" target="_blank">gogotdi.堂朝數位整合有限公司</a>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