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路竹會
本日到訪人數:1960
累積到訪人數:14211330
目前所在位置:首頁 > 義診報導 > 義診報導 > 青海醫療交流 傾囊相授年輕團隊謙謙受益

青海醫療交流 傾囊相授年輕團隊謙謙受益

Bookmark and Share

青海醫療交流 傾囊相授年輕團隊謙謙受益

 

方銀花 /  醫師

 
      當目標清楚時,路上的障礙,花點力氣跨越它就好,因為筆直的路在前方。眼科就是這樣準備的。
 
      仁波切對白內障手術的殷切期盼,不知怎的,一聲令下,我與團長鬆掉的螺絲突然開始拴緊,從今年6月初起,使命必達的往前衝,就這樣開始準備工作。
 
      投入後,才發現我們這些門外漢,對眼科所知甚少,當初的想法太天真了。當初以為只不過是開個白內障,換個水晶體,結果,差很大。我們要努力認識眼科的所有刀械,耗材,及專業術語。透過影片去學習手術過程,才能與眼科醫師溝通,理解現在流行怎麼手術?中國大陸都用什麼方法開白內障?可以跟什麼單位合作?各種術式的優缺點?有沒有後續照顧上的困難?醫院有哪些裝備?有誰可以做後援?術前的篩選如何進行?
 
 
  • 帶著謹慎的心,專業的技術,依著沙盤推演的計劃開始了這次的手術。
 
      我們分頭借調乳化器,購買相關耗材,器械,藥物,不斷地與眼科醫師群討論所有的細節,直到出發前,好像洗了三溫暖的感覺。
 
 
      非常感謝伍開宗、林金花、陳偉勵三位眼科醫師,不厭其煩的一起從零開始,建構所有的準備。
 
      impossible to be possible,更重要的是整個眼科團隊在當地醫院任勞任怨的全力付出,完美達成任務。
 
  • 互相的合作,為創造最好的治療成果,讓病患邁向康復之路。
 
      兒科的部分,其實我本來沒有期待太多,但是因為這次的義診形式與往常不同,是第一次與當地醫院「全面」的合作,透過眼科的準備,對於「義診時我能做什麼」,產生愈來愈多的想像與期待。經過事前的準備和聯絡,眼科可以做那麼多事,為何兒科有何不能?
 
      雖然有點擔心害怕對方冷淡防衛的回應,因此踢到鐵板,但無可救藥的樂觀讓無限可能的藍圖,突然清晰的展現在我眼前。我開始想,他們有多少人? 受到什麼樣的教育? 醫療經驗如何?需要什麼樣的幫助?是真的需要幫助嗎?
 
      我試圖在微信群組裡與他們溝通,想要了解他們需要什麼,剛開始他們的反應是客氣、友好、但稍嫌冷淡的。還好有一位住院醫師私下願意跟我聊,開始對他們的狀況多一點認識。他們沒有兒科專科的訓練與考試,學過內科、外科及急診,後來醫院指派,從此他們就在兒科了。 
 
      約莫20歲出頭的住院醫師有5位,及接受過西寧紅十字醫院新生兒科短期訓練的主任。那位住院醫師提出他的擔心,因訓練不足,知識不足而不知如何妥當的診斷及治療病人,尤其是新生兒急救方面, 感恩那位醫師的坦誠相談。
 
      因此,我準備了有關新生兒急救課程的最新資料,也買了一些書籍,包含新生兒加護病房手冊,實用兒科學,美國醫師實例練習。
 
      由於院長是精神科醫師,看到他野心勃勃的積極延攬專家去醫院指導,為了提倡兒科醫師對兒童心理知識的重視,我也帶了些有關於自閉兒及過動兒淺顯易懂的書給第一線醫師認識。
 
      當我向他們簡單介紹這些疾病時,他們是一臉茫然的,令人驚喜的是,我們有芊玥這位專家,以實際介入與幾位病童的溝通跟治療的情形向兒科醫師說明與建議,讓他們大開眼界,幫他們開了一扇窗。
 
      上工第一天,早上九時,主任邀我一起巡房看病人,包括新生兒病房。我們一起討論病人的現況與治療, 雖說大陸醫院有足夠的資金買任何儀器,事實上,要看醫院有沒有關注到該科的真正需求。
 
  • 醫師正仔細的檢查小朋友的耳內狀況。
 
      因為沒有可移動式的X光機,運輸保溫箱也才剛到貨,一位小病童呼吸窘迫, 血氧不理想的狀況下,竟然沒辦法照一張X光片去判斷呼吸急促的原因。因為沒有穩定的空調,所以要人為的開關窗戶來調解,而病童躺在敞開的radial warmer(嬰兒保溫器)上,並非穩定的保溫箱,而且是用棉被來調控溫度,而非暖燈。
 
      他們沒有很好的機會學好英文,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明明是國外進口的優良呼吸器,但因為不太懂英文,且可能練習機會也不多,所以對呼吸器的了解甚少,對抗生素的認識也不夠多。
 
      這幾天下來,我們一起參與護士及醫師的交班,一起討論病情,調整呼吸器的設定及藥物的使用,每天追蹤病童的狀況,一起照顧生病的孩子,兒科團隊這麼熱心的接納我成為他們的一員,實在是令人感動與感恩。
 
 
  • 醫師們盡力的完成每一個病患的需求,付出最大的努力。
 
      真是不捨,好想再多待幾天,以自己所學與這些像自己的學弟、學妹般令人疼惜的年輕醫師,好好的討論與交流。還好,這裡有一位有擔當又熱情的主任帶領,希望他們今後有更多機會到合作醫院受訓與磨練,也希望明年我們繼續有機會合作,帶給他們更多有用的知識及資訊。
 
      這次義診有個意外小插曲,因為傍晚的結核病衛教演講,而結識感染科主任及其團隊,之後的那幾天,每天中餐後,就到他們的會議室交流。感染科主任是個非常認真好學,又有理想的醫師, 致力於推動結核病的相關治療與防治。 我發現,不同場域所面對的防治難題都不同。大陸青海地廣人稀, 要做到「都治計畫」談何容易。況且,因為傳統的藏醫觀念,民眾的醫療知識水平的落差,很多病人吃3-4個月的藥後,因為神明告知不需再服用,導致太早斷藥造成疾病復發。如何順應當地人的觀點與習性介入治療, 如何取得病人的信心,在青海, 是想要做好疾病防治的重要關鍵。
 
 

 

本網站由 <a href=" http://www.gogotdi.com/" target="_blank">gogotdi.堂朝數位整合有限公司</a>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