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Root
Visitors:2233
Page Viewed:14172447
Page:Home > News

News

Bookmark and Share

 一、 基本資料

主要連外道路: 
投89線(力行產業道路) 路況極度惡劣, 坑洞非常多, 連日下雨後造成路面非常多處形成水漥, 且有部分路段土石崩落。埔里到合歡山的道路因為有觀光效益很平整, 但一轉進紅香部落的連接道路就慘不忍睹, 是南投縣政府應該處理, 但報導人認為是他們沒有足夠的發聲, 才沒有爭取到修路。
族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野狼機車(可騎進山林裡)和鐵牛車

現居住戶數: 
133戶 (梅村部落只有十幾戶) 常住人口: 399人

人口比例:
老人, 小孩與狗居多

教育設施:
紅香部落有托兒所1處, 小 學1處; 梅村部落: 無

主要公共設施:
派出所位於紅香部落, 有警力一名; 紅香溫泉源頭(公共浴池)

二、 醫療資源

醫療水平:
當地無衛生室, 最近的醫院是埔基, 診所在霧社; 埔基每周2.4上午會上來巡迴, 長老教會跟中醫合作, 每個月上來一次; 但平常日居民會外出工作, 周間的門診族人很難使用到。報導人認為每周族人會出去補給1-2次, 會順便看病, 加上固定巡迴門診, 埔基也有固定訪視關懷戶, 醫療不是主要問題, 但獨居老人的關懷是比較需要的。
義診時間在周末下午比較方便, 因紅香部落真耶穌教會(主要教會)在周六早上聚會, 平常有7-80人聚會到11:30am, 週日上午是長老教會聚會 。

三、 信仰
 
紅香有2座教堂(真耶穌和長老教會, 真耶穌是主要教會), 梅村有1座教堂(長老教會)
早年傳教士為外國人, 對文化有不了解, 當時教義中宣傳不可穿族服, 老一輩的把族服拿去燒掉, 也造成原住民文化慢慢流失, 目前傳道人多為原住民, 會結合福音和傳統文化, 將傳統文化融入福音, 讓族人在擁抱信仰時也能保留文化, 傳道也多用雙語(族語和普通話), 而像過去福音和傳統文化無法兼容並蓄 。
 
四、 經濟
 
主要經濟作物: 高麗菜, 茶, 紅柿, 水梨
耕作期主要在4-10月, 其餘是淡季, 只能在果園打工, 淡季如何維持生計是族人面臨的問題, 若沒有豐收, 冬天就很難過。女性打工一天約1200元, 男性依工作性質為1300-1500元, 下雨就無法工作賺錢。採茶需要訓練過, 因此其中一名婦女說他無法去做採茶, 因為他沒有這個技術, 因此就在果園和菜園。
土地屬於原住民, 因為是原住民保留地, 但有些原住民為維持生計, 會把果園讓漢人承租, 漢人只需向銀行貸款幾百萬就能租到廣大土地, 漢人會經營, 租幾年後, 族人當佃農無法溫飽, 幾年後漢人賺完離開, 留下被開墾和農藥汙染的土地給部落, 部落要承擔後果且依舊貧窮, 報導人說這是他們面臨的問題, 他們希望教導族人不要隨意把土地承租出去, 而要發展出永續共利的模式, 因為對他們而言, 山是父親, 地是母親, 河流是他們血液。和訪談人談到許多文化, 宗教, 政治, 經濟交織的問題, 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 在經濟利益的第三者加入後, 拉扯後成了許多無奈的挑戰 。
 
五、 人文自然特色
 
重要自然資源: 紅香溫泉(公共浴池)
報導人表示目前沒有運作。本來是政府要發展社區總體營造和觀光而建, 但因路常斷而無法經營, 但報導人說後面因素其實更複雜, 紅香溫泉劃在另一村, 但離紅香較近, 因此一開始都是由紅香維護, 但或許營利就歸為另一村所有, 最後無法解決他們族人寧可不要經營。社區總體營造是政府下來的東西, 政府來的就有政治問題, 而且並非族人自發, 報導人說他們不要這種政府下來有一堆利益鳩葛的東西, 他們想發展社區, 凝聚下一代對部落的歸屬感, 不想要下一代出去就不回來, 但仍在摸索當中, 他們想種植櫻花, 美化, 讓下一代不要認為家鄉破爛甚麼都沒有, 希望他們覺得這是美麗的家鄉。報導人想以司馬庫斯為典範與榜樣, 那是族人與學校教授多年共同努力的成果, 教授願意傾聽族人的聲音, 且一直與族人溝通開會, 才能打造出觀光與環境永續都兼的成功個案。
 
六、 祖先遷徙
 
梅村部落之前主在更高的山上, 但因為兒女教育便利性的因素, 漸漸遷徙到目前的位置
 
連外道路路況非常差


紅葉國小


紅葉國小族語與普通話雙語標示


 真耶穌教會周六上午聚會


醫師與家訪組探視梅村部落行動不便族人

 

 

本網站由 <a href=" http://www.gogotdi.com/" target="_blank">gogotdi.堂朝數位整合有限公司</a>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