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路竹會
本日到訪人數:1614
累積到訪人數:14210984
目前所在位置:首頁 > 2002年 講義雜誌12月號 講義英雄

2002年 講義雜誌12月號 講義英雄

Bookmark and Share

2002年 講義雜誌12月號 講義英雄

劉啟群:台灣路竹會創始人

期待義診沒有明天

九月初,"台灣路竹會"剛從祕魯"一個沒有路的地方"義診回來,會長劉啟群醫師表示,此次醫療站設在距離祕魯首都利馬約三十五個小時的車程及船程的Amazonas, Loreto省,義診地點則在亞馬遜河上游的數個部落,但陸地上卻沒有道路可通行,完成仰賴船隻運輸.

雖然此區也有許多非政府組織醫療團前往評估協助醫療,但都因為交通問題而卻步,因此當地的一個團體說,台灣路竹會是近十會第一個深入叢林的國 際醫療團體.

事實上,這也充分顯示了路竹會為服務缺乏醫療的偏遠地區的貫作風,無論是台灣巡迴醫療資源無法到達的偏遠山地部落或海外的非洲,中南美洲,亞洲等窮鄉僻壤,沒有人關懷的區域,都有他們的足跡.因為這種地方"我們不來,就沒人來了".

了解路竹會最好的方法是"親自參加義診後,你就會知道了",會長劉啟群認為:一直扮演著被感動的旁觀著,最後,你會發現能夠感動自己的事變得越來越少....即使無法親自到現場,至少想想是否能在自己能做的任何情況下,提供各種形式的協助,不一定要出錢出力,也許是一通電話,或向朋友提供資訊,及至一種觀代的傳達.

談起路竹會的起源,劉啟群謙虛地說,當初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偉大理念,只是發現全民健保未開辦之前,因為資源分配不均,山地部落的醫療需求被忽略了.因此劉啟群本著"把健康送上山"的想法,於一九九五年底展開了第一次的義診活動.在此之前,劉啟群從來不曾參加過任何義診的活動,不過他記得多年前曾答應過一個同學,最後因睡過頭而錯失義診機會,讓他耿耿於懷.

路竹會的成員係由來自全省各地的執業醫師,護理人員及志工所組成,他們利用假期或週休二日,每個月出診一次,每個地方每半年巡迴一次,全省走透透,七年來風雨無阻,因為他們始終堅持"走到路斷,無法前進的地方為止"的精神.

因此,義診時常常可看到"老病號"的原住民患者,對熟悉的醫師,護士打招呼,順便打聽一下"結婚了沒"的情景.一位參與義診的醫師曾表示:在醫院是病患來找醫師,義診則是醫師主動去找病患,醫師與病患之間是平等的地位.

一九九八年,健保局與教會醫院及台灣省牙醫公會簽約, 認養山地鄉之醫療,因而醫療狀況改善不少.因此路竹會除了持續義診外,更積極將觸角延伸到海外.當時因戰火而流離失所的科索沃難民,湧入馬其頓,因此路竹會於一九九九年前往馬其頓義診,深獲好評,為路竹會海外義診揭開序幕.

第三世界醫療資源極度匱乏.如非洲賴比瑞亞全國只有三十五位醫師,劉啟群說,只有去過的人才曉得,他們甚至沒有能力統計全國究竟有多少人口?廴如在南美祕魯,路竹會正好遇到一位臉腫害的病患,當膿抽出來後,當地醫師問:病患是否還要繼續吃抗生素? 在中亞劉會長參觀當地的醫院,發現他們看病的工具只有聽診器及血壓計,可是他們完全不認為設備不足,還信心滿滿地以為用了最好的技術及儀器看病.醫療水準之落後,可見一斑.

更偏遠處醫療缺乏更是嚴重,劉啟群記得第一之到賴比瑞亞時,連義診的地方都找不到,只能利用教會的地方,一位意大利籍神父對他說:這個地方只有上帝來過. 此外,由於劉啟群都睡在車上,有一天早上醒來時,發現車窗外圍滿了人群,他實在很納悶.義診時又有一位老太太認真地說: 我不知道人有黑色以外的人. 還有南美洲的玻利維亞,有一位婦女因沒有錢看病,小腿潰爛發黑,她忍了十九年,走二十公里路,終於盼到了路竹會.

也許大家會以為,路竹會在國內或國際上都受到一定的肯定,應該是一個組織極為完善的團體,其實不然,最令人感到驚訝的是,至今有九十次義診經驗的路竹會,到目前為止從來沒有正式開過會或做行前說明會.

會長劉啟群的觀念是,路竹會常常到第三世界最需要醫療的偏遠區,有許多突發狀況是無法預測的,所以參與義診的成員本身須具備很強的獨立性,抗壓性,應變能力及靈敏, 隨時能適應,面對任何可能的狀況,因此他必須找出一群同質性高--即能上山下海不出問題,且能吃苦又不抱怨的人.不過主要原因還在於多餘人力做行政工作.

其實,只要是第一次義診的地方,劉啟群一定親自先去勘察,並事先安排各項事宜,國外義診更須當地國同意三項要求: 一,義診合法性,二, 醫療器材通關檢查時不能翻箱倒櫃和打碎,三,提供安全保護.

劉啟群總說自己不務正業,儘管牙醫診所是租的,招牌因颱風只剩下一個"牙"字,他依然為義診而忙碌.射手座O型的他,樂觀積極,不知道什麼是失敗,凡事勇往直前,全力以赴.他比喻路竹會,"就像開麵店一樣,有一定口味,適合的來吃,不適合的沒關係,可以離開".因路竹會到目前從未對外公開募款,也不收會費,成員全都是自掏腰包,犠牲假期.他辦義診是讓每位參與者都覺得有意義,而非有會員義務權利上的限制.

七年走來,路竹會深刻體認,義診的用意不在於解決一時的病痛,更重要的是希望透過衛教觀念,讓醫療落後的地區,重視自身健康,並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劉啟群也指出教育的重要性,他發現許多到第三界服務的歐美醫師,是因為了解當地醫療資源缺乏,想要盡一份力量,才選擇學醫的,這種情形在台灣幾乎是沒有的.因此他希望能影響年輕一代,藉由跟隨義診團服務的經驗,能在其未來生涯規劃上,填進志工服務的項目.

"痛苦來看診,快樂地離開."看到病患臉上的微笑,是每個路竹會成員最欣慰的事,但他們更期待的是"義診沒有明天",這表示醫療真正改善了,世人皆能同享醫療,科技進步帶來的成果.

本網站由 <a href=" http://www.gogotdi.com/" target="_blank">gogotdi.堂朝數位整合有限公司</a> 建置維護